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依據北冰洋海冰衰減、蘇聯凍土帶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關文獻資料記述的地理現象,證明了20世紀氣候逐步轉暖,並由此追溯了歷史時期和第四紀世界氣候、各國水旱寒暖轉變波動的歷程,發現17世紀後半期長江下游的寒冷時期與西歐的“小冰期”相一致。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是竺可楨數十年深入研究歷史氣候的心血結晶,它的研究成果震動了國內外的學術界。他充分利用了中國古代典籍與方誌的記載,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觀測和儀器記錄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
從竺可楨的研究中,我們會發現數千年裡中國的氣候並沒有一直變暖,也沒有一直變冷,而呈現出一定的週期性,每次波動的週期,歷時約400年至800年。
結合竺可楨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將中國幾千年的氣候變遷與中國的歷史結合起來,讓我們去發現隱藏在歷史背後的真實故事。
除了經濟、政治等因素之外,氣候的變化成為改變著一個王朝命運的重要因素。
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的兩千年間,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溫度大致比現在高2℃,一月溫度約3℃~5℃,當時西安和安陽地區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植物種類和動物種類。
到了西周時期,中國迎來了一個較短的降溫期,生產遭受極大的影響,周王室權力衰落,對諸侯國缺乏強有力的控制,中國歷史迎來了春秋戰國時代。
西漢大部分時間是比較溫暖的,中國的關中及中原地區,物產豐富,這為漢武帝北征匈奴提供了雄厚的物質保證。如果不是風調雨順,糧食等作物獲得大豐收,我們很難想象漢朝能在短時間內徵集數十萬大兵,沒有造反就不錯了,而士兵奮勇殺敵,將匈奴全面擊潰。
東漢末年,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國大部分地區則迎來了一個寒冷期,溫度較當今低1℃左右,寒冷的天氣導致天災不斷,在地方豪強的掠奪下,民不聊生,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中國最終由統一走向分裂。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竺可楨解讀中國千年氣候變化(2)
然而到了唐代,中國又迎來一段美好的時光,唐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戰爭中,基本上都取得了全勝。但到了唐末,中國再一次變冷,壞天氣使中央王朝變得不堪一擊,中國又迎來混戰的局面。
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深遠,土地兼併再加上天災不斷,迎接中央王朝的只有農民戰爭和改朝換代了,氣候大的變化與王朝的更替是基本一致的。
以陝西西安為核心區的關中地區在漢唐兩代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與之相應的是近三千年的溫暖期。自宋以後,中國大地基本上一直處於寒冷期,氣溫較現在低1℃~2℃,關中因物產下降其地位也逐漸下降。
以前物產豐富的河西走廊逐漸變得荒涼,關中的衰落使絲綢之路逐漸被廢棄,物產豐富的樓蘭古城只能留給人們一些殘缺的記憶。中國經濟中心不斷南移,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中國的糧食主產區,使海上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主流。
另外,根據竺可楨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重新審視明朝傾覆這一樁公案。
在教科書中,明朝是一個昏聵的朝代,對於它的滅亡也有很多的分析,不外乎土地兼併、宦官專權、黨爭嚴重,積弊重重。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的時候是一個光桿司令,到了明末,他已經繁衍了20多萬皇子皇孫,嚴重地侵蝕著大明帝國已經腐朽的肌體。
但在各種演義、小說、影視劇中,我們卻可以看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並不是一個酒池肉林之徒。朱由檢一生操勞,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繼日地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決事果斷,雷厲風行,將閹黨一網打盡。
李自成《登極詔》也說:“君非甚暗(崇禎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煬灶恆多(即便他被孤立,卻頗能為人民國家做出許多打擊貪官汙吏的好事);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所以在明朝滅亡的各種原因中,我們還需要加上兩面三刀的吳三桂及明末的天災,如果能多給老朱兄弟一些時間,給他一些好天氣,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
然而歷史卻給老朱兄弟開了個十足的玩笑,自打他第一天當皇帝起,自然災害就不斷。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發生可怕的旱災,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