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亮的身世幾乎是個謎,沒有人能完整地說出他的從前。從李亮的合作伙伴、投資方和他自己的口述中,拼湊出來的履歷是:上海人,高中時代去了美國,在紐約大學修電影系,之後幾經輾轉進入美國知名目錄銷售企業Land’s End並任亞洲區高管,2000年曾經在中國創辦過一個婚慶網站,後來在網路泡沫前賣掉,2005年創辦PPG。
PPG其實是複製了李亮的前東家——美國知名服裝直銷企業Land’s End的模式,在Land’s End的任職期間,李亮看到了中國市場製造過剩中存在的機會,將Land’s End的模式帶進了中國,並由此掀起了一場風暴。
李亮的創業團隊也很惹眼,每個人都很“Glocal(全球本地化,Global+Local)”,這些精英來自財富500強公司,隨便揪一個出來,你會發現他不是哈佛高材生就是買賣提(MIT,麻省理工學院)背景。啊哈,這樣一個公司簡直太惹眼了!
有這麼一個Glocal的團隊,諸位也就不難理解PPG的美國模式、中國故事了——根植於過剩的中國製造背景,用網際網路和IT技術獲取消費者資料,並反相匹配生產資源,以最貼近市場的方式進行快速反應,從而獲得規模性成長。
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恰恰讓PPG找到了契機,在中國處於價值重構之中的混沌商業環境裡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以往大多數用資產進行開店、併購等擴張方式的傳統零售業們相比,PPG從2005年創立到2007年的巔峰時期,甚至在2008年上半年的平穩期,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資料進行的——獲取消費者資料、深度挖掘資料,透過對資料的把握去應對市場,從而實現規模性成長。
在以往,很多服裝企業都認為網際網路服裝銷售因為缺乏體驗環節,具有天然的缺陷,不可能在網上做起來。因此當PPG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以另類方式做到銷售額2億元左右的規模時,以襯衫起家,在服裝業跋涉20多年的李如成自然會感到震撼。(2007年初李亮宣稱當年能做到10億元~15億元人民幣,而雅戈爾2006年的襯衫銷售額是億元)。
最先付諸行動的是報喜鳥集團。在看到《IT經理世界》在2007年5月的封面報道《輕公司》後,報喜鳥集團在同年8月便成立網際網路銷售團隊,決定向著這個新的領域進軍。2007年底,報喜鳥的線上銷售平臺BONO開始試執行。
還有很多襯衫直銷網站似乎也在一夜之間冒了出來,2007年底已經有30多家。
2007年,PPG藉助風險投資商的錢瘋狂做廣告,其業績也猶如坐上過山車,不斷攀升,甚至巔峰時期達到了日銷售3萬件襯衫的規模,國內襯衫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雅戈爾在2006年平均每天銷售襯衫的數字是萬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章 嫁接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新物種(6)
令李亮始料未及的是,這竟然成了PPG最後的輝煌。就在PPG的生意春風得意時,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至。因為生產外包而監管不嚴,PPG一批襯衫質量出了問題,而退換貨流程卻很繁瑣,消費者覺得其沒有誠意,導致這家企業的網際網路口碑迅速交惡。
壞訊息就如多米諾骨牌,總是一環扣一環。緊接著一些供應商的官司令PPG的口碑雪上加霜,之後媒體發動了大規模的口誅筆伐,PPG的公眾形象由此跌入萬丈深淵。
在2007年燒掉2億多的廣告費後,PPG從2008年起停掉了所有的廣告投放,突然就銷聲匿跡。儘管在2008年,PPG依靠上一年砸下鉅額廣告獲取的消費者資料,銷售額有過每月上千萬的記錄,然而這家企業卻已經喪失了消費者的信任,元氣大傷。在業界接連的質疑中,PPG業績頻頻下滑,管理層陸續出走,李亮也常駐美國,無論業界如何拷問PPG,他都不再亮相,甚至有媒體爆出李亮攜款潛逃的醜聞。
在勢利的投資圈裡,那些曾經以認得李亮為榮的風險投資商,提起李亮都三緘其口。投資圈曾經的金童,現在成了資本圈的毒藥。而投資了PPG的風險投資商,曾經被業界嫉妒得眼睛發紅,現在卻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笑料。
ITAT
ITAT也曾經成為投資圈的金礦,但是神話也在瞬間破滅。
孫悟空(Henry Ayliffe)是美林(亞太)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這位美國人取了中國古代神話裡鎮妖除惡的英雄名字,是希望有一雙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