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售”。澳大利亞的黃金生產商甚至將未來7年的黃金產量都賣了出去。這樣,“金錠銀行家”手中就有了黃金生產商未來的產量,並以此作為償還中央銀行黃金租借的抵押。在幾個方面的合力之下,黃金價格不斷下跌;黃金生產商由於早已鎖定出售價格,他們在賬面上做空黃金的各類“金融資產”還會升值。生產商得到了短暫的甜頭,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將要失去的卻是長遠的利益。
?1999年3月科索沃戰爭爆發,黃金價格在強大購買力的支撐下開始積蓄爆發力。如果金價一旦失控而持續走高,“金錠銀行家”就必須從市場上高價買回黃金,歸還給中央銀行家們。如果市場上沒有這樣多的現貨,那麼當初以“地下未來”黃金產量做抵押的黃金生產商就會面臨破產,中央銀行家們的黃金儲備賬目也會出現巨大的虧空。終於在1999年5月7日,英格蘭銀行衝到了第一線,悍然宣佈賣掉其一半的黃金儲備(415噸)的宣告。這一石破天驚的訊息使本已疲軟的國際金價狂跌到280美元一盎司。如果此舉能夠嚇退投資者,使得金價繼續下跌,自然是皆大歡喜;即便失手,已經成為壞賬的黃金索性賣出,到時候也死無對證——正所謂“黃金壞賬,一賣了之”。這就是為什麼中央銀行家們出售黃金時,人們從來不知道誰是買主的原因。
1999年9月歐洲的中央銀行家們達成了“華盛頓協議”,限制各國在未來5年內出售或出租黃金的總量。訊息傳來,黃金“租借”利率在幾個小時之內從1%跳升到9%。做空黃金的生產商和投機商的金融衍生產品損失慘重。
?下面我們還是看看波神規律又是怎麼破譯這波行情漲跌奧秘的吧。我們從這張黃金季線圖上看,用波神規律箱體測量法所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