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繼續去做空港元和恒生指數,那他又可以為自已樹碑立傳、再次成為英豪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英鎊造就一代梟雄索羅斯(5)
透過用波神規律來分析以上一個人的兩件事,我們非常清楚看到,金融市場中,不管是中國的香港,還是英國或美國的市場,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並且它們都頑強的按著自己內部規律執行著。這一金融市場的規律是由大自然規律所決定的;既然所有的人、集團或國家都生存在大自然界裡,它們理所當然的要被大自然規律所左右。所以,正如自然界中的萬物只有認識並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夠生存一樣,身處金融市場的人們也必須認識並掌握其中的規律,才能夠贏得戰役,取得成功。而波神規律就是幫助我們通向成功的那把“金鑰匙”。
英國400噸黃金賣地板價之大奧秘(1)
?世界上所有的貨幣都有發行的機構,美元有美聯儲,人民幣則由人民銀行發行。然而黃金這種貨幣功能誰也無法保證,它是上帝發行的,是自然界發行的,是真正的“地球元”。黃金在全球所有的國家不分種族都是通用的,拿著金條到美國換成美元肯定沒有問題,到土耳其、南美拿著黃金經過檢驗就能換成錢。人民幣就沒有這個條件,拿人民幣到美國根本不管用;號稱“世界貨幣”的美元也不行,中國法律是不允許美元自由流通的。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說:“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胃病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
上世紀末,國際黃金價格達到20年中的最低點。1999年,歐洲各國政府都在拋售黃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英國央行在黃金歷史最低價格區間大量丟擲“地板價黃金”的事件。英國政府在1999年拍賣第一筆黃金時,成交價格為254美元/盎司(歷史最低價為251美元);在隨後的三年多時間裡,英國央行分17次共拍賣了395噸黃金,佔到英國黃金儲備量的一半以上,這17次拍賣黃金的平均成交價格為275美元/盎司左右。2005年末隨著世界黃金價格的上漲,英國財政大臣布朗當年的這個決策受到各方的指責。據測算,截止2005年末,布朗當年的這個決定令英國政府損失了至少18億英鎊。
金價高達800美元一盎司(1980年)的時候,政府不出售黃金,卻在最低價時(1999年)出售黃金。難道說英國政府連最基本的“低買高賣”的道理都不懂嗎?這麼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英格蘭銀行從1694年成立算起,雄霸國際金融市場近300年,堪稱現代金融業的老祖宗,美聯儲在它的面前還是小學生。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呢?
對於歐洲各國政府拋售黃金風潮,特別是對英國央行大量丟擲“地板價黃金”的事件,著名經濟分析師張衛星從市場規律分析出發認為: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的政府,也可能在市場裡面犯錯誤,即使這個市場就開在他自己的家門口,同樣也可能輸掉。他同時還認為,歐洲各國政府黃金的賣出行為是不奇怪的,歐洲央行拋售黃金儲備只是市場買賣行為而已。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一書中則更為直截了當,認為此事件是“國際銀行家妖魔化黃金整體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違背基本的商業規律行事,只因為一件事,害怕黃金會持續上漲!因為在英格蘭銀行的賬目上記錄在案的黃金早已不翼而飛,而被“租借”給了“金錠銀行家們”。
這期間國際銀行家最成功之處,就在於系統性地對經濟學界進行洗腦,將學術界的熱點引導到與實際經濟執行嚴重脫節的數學遊戲之中。一方面,他們推銷一種說法:黃金放在倉庫裡,沒有利息收入,不如“出租”給信譽好的“金錠銀行家”,儘管利息可以低到1%,但好歹也是一筆穩定的收入。於是所謂的“金錠銀行家”們便從中央銀行手中以1%的超低利息“借來”黃金,拿到黃金市場上出售,用拿到手的錢轉手再購買5%回報率的美國國債,穩吃4%的利差——這被稱為“黃金套利交易”。另一方面,這些國際銀行家們為了“對沖”黃金套利交易的風險,又向黃金生產商反覆灌輸黃金價格長期必然走低的“歷史必然”,聲稱只有現在就鎖定未來出售價格,才能避免將來的損失。現在就把尚在地下待未來開採的黃金產量賣個好價錢,這叫做“黃金遠期合約”。
英國400噸黃金賣地板價之大奧秘(2)
於是,各國黃金生產商紛紛“透支”未來,將地下可能的儲量統統折算成現有產量進行“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