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
17歲的凱茜·阿諾德(Casey Arnaud)跳上公車從家鄉黃金海岸來到了悉尼,在這前一天她才剛從學校畢業。在剛到澳大利亞時,她沒有錢也沒有工作,只能依靠救濟金度日。24歲時,她開始了自己的精油護體用品事業。7年過後,她已取得了年銷售額50萬澳元的業績,她的產品遍及整個澳大利亞,並且進入了亞洲、紐西蘭和英國市場。 安娜·卡羅莎(Anna Carosa)在16歲時創辦了自己的軟體公司。到她23歲時,公司的年營業額已經達到好幾百萬澳元,並且成為了上市公司。 卡特里娜·艾倫(Katrina Aen)在35歲時成為全世界惟一擁有自己的衛生用品公司的女性。她的產品佔據了10%的市場份額,銷售額達到了1 100萬澳元。 …… 在澳大利亞有著一群這樣的女性,她們在商界取得了成就。她們與男性展開競爭,在這個困難重重但又充滿誘惑的市場上佔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寫的第一本有關企業家的書—《贏在創業》(Minding Their Own Business),向人們講述的是一些男女企業家創業背後的故事,透過他們的經歷,我想要和讀者一起探討他們成功的秘訣。 我構思此類圖書選題的想法來自於我對中小企業管理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還沒有一本書或積極或消極地真實記錄這些企業家的創業經歷:事業的起伏、遇到的困難或棘手問題、為何和怎樣發展壯大、如何佔據海外市場、如何獲得銀行貸款、如何尋求個人事業和社會生活的平衡……這些大家都不知道,而這正是我想了解的。同時,我還很想知道他們在合作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怎樣管理員工,如何面對壓力以及怎樣面對成功帶來的挑戰。 當我與書中提到的這些企業家溝通時,我時常驚訝於他們在談話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誠實、坦率和親近。並且,我從中感受到創業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的路上隨時會遇到挫折、犯錯誤,並要求你不斷學習。我對他們為獲得成功而投入的激情和表現的堅持不懈的精神而敬佩不已。他們的創意、決心和付出註定他們獲得成功。 尤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接受過我採訪的女企業家們,如創辦莉莎蕾絲公司(isa’s acies)的莉莎(isa)女士,她是一位做事雷厲風行的女性,從一塊佈滿油漬的抹布開始,發展到擁有一家紡織廠。她將她的小居室騰給了紡織工人和鎖縫機,她的休息室和臥室成了一個文胸製造廠,而她自己和寵物狗只能佔有很小的空間。儘管缺少經驗和資源,莉莎聲稱:“只要我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我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其實,任何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同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莉斯·澳蕭諾茜(iz O’Shaughnessy),她的布丁事業讓她從貧困交加轉眼變成了百萬富翁,而這一切都只是從她在家做布丁開始。她在採訪時談到了曾經歷到的感情磨礪,以及永不放棄信念和夢想的態度。 在寫第一本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商界女性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有著不同於商界男性的經歷。欲深入探究她們成功歷程的想法驅使我開始了又一輪全澳大利亞範圍內的採訪,這次我選擇的採訪物件都是女企業家,最終我寫成了《魅在創業》(Minding Her Own Business)一書。 這些女性的創業故事,特別是她們在被男性傳統控制的商介面對各種困難所表現出來的勇氣,給我帶來了很多靈感,也為人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我知道其他無論是正在創業或是即將創業的女性,也一定能從中獲得靈感和動力。 在這些女性中,有些創業時有自己的搭檔,而搭檔通常是她們的丈夫,這些女性在接受採訪時開誠佈公地談了這給她們帶來的麻煩。她們既要平衡工作中的分工,又要彼此尊重對方的平等權利。 然而,這其中大多數女性所獲得的成功完全憑藉自己的創意和努力。她們其中有的人只有20多歲。 這些成功女性們都相信女性為商界帶來了好的因素。她們著重指出了女性不同於男性的經商方式和她們為獲得成功而發揮出的種種資質。她們認為,作為女性本身就是自己成功的秘訣。 慧體內衣公司(Bodywise)的艾米莉·辛普森(Emiy Simpson)指出:“女性生來就會相互分享資訊以使事情變得更好。”很多女性同意她的觀點,她們認為女性天生的特質讓她們在經商時會“關愛她們的顧客、客戶和員工”。正如“合宜”熨衣墊布公司(Fitz ike A Gove)的卡羅爾·瓊斯(Card Jones)所指出的:“我們非常瞭解生意是以人為本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