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及方位與四季的匹配來看,這與漢唐期間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相合,都意在代表我國廣袤富饒的土地,此以顯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威嚴和江山永固的願望。
辛亥革命後,社主石被丟棄,僅保留五色土。文革時期,五色土全部被改成了黃土,用來種植棉花,文革後又恢復原貌,以供人們懷念與參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景山坐像之謎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北京景山公園平面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公園的壽皇殿建築群為“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兩邊非常對稱的三角形樹林組成了鬍鬚,被人們稱之為“景山坐像”。這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話,那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築組成的人像。這是人們有意為之,還是一種巧合呢?
在歷史上,景山在紫禁城北門神武門的對面,元代的時候本是大都城內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樂十四年在營建宮殿時,把拆除元代舊城和挖掘紫禁城護城河以後所得的泥土,堆在這裡,取名為“萬歲山”,意在鎮壓元朝的王氣,所以又叫“鎮山”。傳說皇宮在這裡堆積煤炭,又俗稱“煤山”。直到清朝順治十二年的時候,煤山才被改為景山。
那麼景山的這個坐像到底是什麼人?有關專家發現,故宮中軸線上最北端的一座宮殿欽安殿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許多年都沒有對外開放了,那裡供奉著被稱作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意為黑色,“武”古人解釋為烏龜殼。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開啟沉重的大門,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內飾物仍然保持著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關嗎?這位專家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曾經寫信給溥傑先生及其家屬,回信的答覆是,他們這些親屬當時在清宮中沒有議論過這樣的事。所以,他的猜測直到現在都是懸而未解。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廣泛興趣,他們雖然也提出了這幅近似人像的圖形為什麼會在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還是巧合諸如此類問題,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至今仍收穫甚微,直到現在仍然還是一個沒有徹底解開的謎。
。 想看書來
北京城的“後門”
地安門是北京皇城四門之一。從地理位置上說,皇城正門稱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東稱東安門,西稱西安門,北稱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從皇城面南背北之勢來看,天安門顯然是皇城的前門,地安門則成了後門,這個稱呼即親切,又很符合中國傳統的“家國同構”觀念,所謂的前門、後門,正像一大戶人家對自己門口的稱呼。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鼓樓,為磚結構之宮門式建築,正中設硃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是北京中軸線上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作為皇城的北門,與作為皇城南門的天安門遙相呼應,象徵著天地平安,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希望年年豐收、風調雨順的良好願望。
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歷史上,皇城四門都曾遭受過大火的襲擊。天安門,明時稱作承天門。明天順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承天門遭受雷擊起火被毀,後來重建。祟禎(1644年)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宮,承天門被毀。清順治八年重修,並改名為天安門,寓意天賜平安。太監曹吉祥及其從子曹欽謀反,放火燒東安門。東安門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凱策動兵變,放火焚東安門。西安門也於1950年12月1日因用火不慎而發生火災被毀。
與皇城四門屢遭火災形成有趣對比的是,地安門在歷史上也曾屢次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於是皇城的北門,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視時大都要出地安門,而且親祭地壇諸神時也要經地安門而出。就是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侵略軍也曾在地安門遭到清軍的頑強抵抗。而且在緊急的關頭,慈禧太后帶了光緒皇帝倉皇逃出紫禁城,正是從地安門而出,再出內城德勝門,遠走西安的。還有,1924年馮玉祥將軍驅逐溥儀出宮時,這位末代皇帝也是從地安門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攝政王府的。早年,地安門內設有許多為皇家服務的衙門,諸如尚衣監、司設監、司禮監、酒醋局、織染局、針工局、巾帽局、火藥局、司苑局,還有鐘鼓司、供用庫、蠟庫、簾子庫、兵器庫、皮房、紙房、安樂堂等等。
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