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瞞天過海的專款挪用方式成就了慈禧的夢想,可留給我們的卻是民族的恥辱和遺憾!
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87年1月6日),“醇親王奕與李鴻章商籌南海工程費,擬以建立京師水操學堂為名,借洋款八十萬兩”(《北京歷史紀年》)。同時,排雲殿業已開工,四十四天後,“水操內學堂”於昆明湖畔開學。就這樣,這項花費巨大的工程便在心照不宣的前提下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大量海軍建設經費透過總辦大臣奕之手源源不斷地移到“清漪園工程”上來。
據研究,奕所挪用的海軍軍費大致有:海軍軍費的息銀、海防捐銀、海軍衙門“閒款”和海軍軍費正款等數項,頤和園重修工程僅挪用海軍軍費就高達數百萬兩(《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
據研究,北洋海軍的七艘主力艦,定遠、鎮遠、濟遠、來遠、致遠、靖遠、經遠的購置費為七百七十八萬兩。而在奕統領海軍衙門的九年中,沒有購置過一艘新艦(《慈禧大傳》)。
慈禧、奕等人為滿足自己私利,置海軍建設於不顧,為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埋下了禍根。固然,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但僅僅在挪用海軍軍費這一項上,他們就難逃其咎。
慈禧在歸政光緒之前,不遺餘力地籠絡自己的朝中勢力,逐漸構建起後黨作為自己的力量,這就使得王朝政治更加黑暗。
。。
第十八講 曲折親政(1)
同治十年,同治帝十三歲,慈禧以其“典學未成”為由,遲遲不肯歸政;光緒十二年,光緒帝十三歲,慈禧又將以怎樣的藉口與形式阻撓光緒帝的親政呢?
一
中法戰爭後的光緒十二年(1886),光緒帝已經十六歲。屢經蹉跎的他,不僅學已有成,而且在“批閱奏章,論斷古今,剖決是非”(《光緒朝東華錄》)等方面,也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時間在一天天地無情流逝著,可光緒帝的親政與慈禧的歸政卻不見任何動靜。養心殿裡,每日無論是召見還是引見,光緒帝依然如泥塑的菩薩一樣端坐在前,而慈禧依舊神采奕奕地垂簾於後,聽政問政,發號施令。即使光緒帝偶爾對國家軍國大事發表意見,也很難引起群臣的注意和重視。此時慈禧的威嚴仍像一道無形的枷鎖,成長中的皇帝無論在治國的韜略上,還是在個人的心智上,都無法自由地發揮。慈禧正以她對權力極度的貪婪慾望,分分秒秒地挑戰光緒帝渴望親政的耐心。朝臣們無法預知這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老佛爺”還會有怎樣的表演。光緒十二年六月十日(1886年7月11日),慈禧與光緒帝召見醇親王奕等人,併發出一道懿旨:
“前因皇帝沖齡踐阼,一切用人行政,王大臣等不能無所秉承,因準廷臣之請,垂簾聽政。並諭自皇帝典學有成,即行親政。十餘年來,皇帝孜孜念典,德業日新,近來批閱奏章,論斷古今,剖決是非,權衡允當。本日召見醇親王及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等,諭以自本年冬至大祀圜丘為始,皇帝親詣行禮。並著欽天監選擇吉日,於明年舉行親政大典。”(《光緒朝東華錄》)
在這份懿旨中,慈禧表達了三個觀點:一是自己有言在先,待“皇帝典學有成,即行親政”;二是皇帝現在典學有成,表現在“近來批閱奏章,論斷古今,剖決是非,權衡允當”,已具備了親政的條件,我應該踐約了;三是確立了皇帝親政的時間,從今年“冬至大祀圜丘為始,皇帝親詣行禮”,明年即行親政。
懿旨中前兩個含義我們已經十分明白,但第三個含義或許就有些疑惑,為什麼要把光緒帝的親政放在冬至皇帝祭天這天作為開始?莫非冬至對於一國之君而言,還有什麼特殊的標誌性的意義嗎?
《皇朝禮器圖》中的天壇祭器“蒼璧”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主要指的就是祭天地、祭社稷(社是指土地,稷是指五穀)、祭祖先;除此而外。還有其他一些祭祀活動。但在所有的祭祀活動中,最隆重莫過於祭天,表示“受命於天”的含義。帝王之術,惟在“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乃至理之言。上下五千年,歷代帝王深諳此道。但在萬千人中,何以自己偏是帝王之“種”?錦繡河山,何以能攝入自家囊中?必須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否則,這天下坐不得,性命也保不住,何談子孫帝王萬世之業?這等大事,馬虎不得!可是,怎樣的理由才能使芸芸眾生堅信不移?於是,帝王們終於在虛無的“天意”裡尋得了正名的依據。所謂“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成了帝王們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