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藝術家是不同的一樣。
孫茹看了一眼桌上的餐後熱飲,她知道易青喝東西喜歡濃郁香滑的口味,對咖啡和濃茶都不太感興趣。她一邊跟大家聊天,一邊很自然的拿起一個空杯子,倒了半杯熱紅茶,兌進熱奶牛奶,在小罐子裡挑了些氣味非常濃郁的巴西黑蜂蜜出來加進茶裡,給易青調了一杯香滑馥郁的熱奶茶,笑盈盈的放在他面前。
易青平時在學校早被孫茹慣壞了,連句謝謝都沒有拿起來就喝。
幾個客人若有所悟,意味深長的互相對視一眼。原來這個叫易青的小夥子不但是孫老爺子的學生,更是孫家第三代唯一女丁的乘龍快婿,也就是說,將來很有可能是孫老爺子事業和龐大遺產的繼承人。
這樣一想,這些人愈加的曲意逢迎。頌聲不斷。孫老爺子抿著紅茶,嘴角含笑,這正是他地目的所在。從今天這頓飯以後,整個業界都會知道易青這個名字。無數隻眼睛將關注著他,無數數人議論著他,這但能更好的磨練他,更重要的是為他建立起關係網打下基礎——就象當年為孔儒做地那樣。
一位年輕點的客人感慨的道:“易世兄說的固然是好極了。但是話說回來,我們這些人在這裡高談闊論,意興飛揚又有何用。易世兄不覺得曲高和寡?中國電影觀眾素質之差,舉世皆知,所謂的電影改革,又能得到基層眾的多少支援?”
易青肅然道:“這話我可決不能苟同。中國電影所面臨的尷尬現狀,也是這四部商業電影暴露出來的電影改革中將遭遇的最大阻力。其實也正是中國電影薄弱的觀眾基礎地問題。閣下強調中國觀眾的整體藝術修養差,卻沒有看到中國觀眾地文化鑑賞能力高。我們的族文化積澱深這個特點。中國電影觀眾基礎薄弱,觀眾欣賞水平低,這是歷史形成的,世界各國的電影文化形態都要經過這個階段,豈能把這種現象獨立出來單單指責我們中國的觀眾?”
那客人笑道:“中國觀眾文化鑑賞能力高?真沒看出來!當今世界評價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電影,電影修養高而文化鑑賞能力高,聞所未聞。豈不是自相矛盾。”
易青搖頭道:“一點也不矛盾。先生只知藝術史,而不知社會史。新中國成立之前,電影這一事物在民國時期雖然已經煥發出特有地東方神采,但是畢竟時間太短;自新中國建立之後,電影為政治服務,造成藝術萎縮,主旋律電影盛行,實際上阻礙了平電影的發展,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時期及其餘波的種種破壞。第四代尋演之前中國可謂全無電影。中國第三代導演、第四代導演雖有部分作品,卻被政治閹割的非常厲害,廣大中國觀眾接觸電影大抵是從第五代的《黃土地》、《紅高粱》開始。也就是說,中國觀眾真正接受電影文化薰陶的時間不過是區區二十幾年。以二十幾年的積澱,中國電影能走到今天,幾乎拿遍世界所有重要電影節的獎項,中國觀眾的水平至少能達到世界中等偏下地程度,這個事實還不能說明我們的文化底子確實極好?”
………先生與一些業內前輩只知抱怨觀眾不懂電影,卻不知其根源。我們都知道中國觀眾有喜愛看故事片的傳統,有崇尚真實,注重情節地特點。這些老掉牙的觀點人人在說,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究其根本,有歷史和現實兩方面的原因。歷史上來說,中國是世界各個大國古國中,封建歷史最長,封建思想積存最深厚的國家;大一統、高集權的社會形態與政治形態決定了中國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品格。數千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教育人民要做順,以維護穩定的統治環境和國家的和諧。順文化必然導致藝術欣賞性格的不健全。從古至今,中國的基層文化受眾只注重戲劇、文學等作品情節和再現式的真實性,中國的電影觀眾看電影只看故事情節,只看作品反映的生活與現實比較是否真實,卻不知道這恰恰是藝術中最不重要或者比較不重要的兩部分。“
……再有,中國電影觀眾基礎薄弱的現狀,更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和社會現狀形成的。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飽飯,他們就要進行文化消費。在西方,文化消費的主流或者說最重要的方式是電影,但是中國基層群眾的文化消費依靠什麼?是電視!因為在中國看電視是不要錢的。一箇中國的家庭,可能一年都不進電影院,但是幾乎天天都要看電視。在中國,很多不看經典名著、不聽古典音樂、不看電影,更不看舞臺劇話劇的年輕人,他們透過什麼渠道感知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世界?除了網路就是電視!電視新聞、電視劇、電視綜藝節目是中國都市人最基本最廣泛的文化娛樂專案。我們在電影院裡看了到的大多數電影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