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式之三,是地方官員或藩屬的進獻。
地方官員為取悅皇上而將民間子弟矇騙或強行閹割後進獻朝廷之事所在多有,而以唐、明兩朝最盛。唐代各道每年都有義務向朝廷進獻閹割後的兒童,稱為“私白”。大宦官高力士就是聖歷年間由嶺南招討使李千里進獻的閹兒。明成祖時,大臣張輔出使交趾時也曾順便選了一批伶俐俊美的幼童帶回京師閹為宦官送入宮中,其中史書留名的即有範弘、王瑾、阮安、阮浪等數人。範弘 嫻靜清雅,才識過人,而且有一種飄逸的神韻,很得明成祖的喜愛,被破例允許在宮中讀書。範弘前後侍奉了幾位皇帝,深得他們的寵愛。明英宗曾對範弘超凡脫俗的品行大為讚賞,稱他為蓬萊吉士。另外,歷史上也有高麗、安南等藩屬向朝廷進獻閹兒的例子。
以上三種情形儘管與宮刑不同,但對被閹割者而言,他們都是被逼的,本質上與遭受宮刑的處罰並無不同。與之相反的是,歷史上長期存在著自行閹割的奇特現象。這種自願接受淨身手術或者乾脆自己淨身的行為,目的一般都十分明確,即希望透過自宮而入宮做宦官。這顯然是由宦官制度以及宦官地位的提高而誘發的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
宦官從被強行閹割到自己自願淨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其中關鍵在於宦官地位的提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自宮以適君”的豎刁之流,此後大凡是宦官得勢的朝代,自宮現象便格外普遍。東漢時期的宦官橫行猖獗,勢傾朝野,因而多有“腐身燻子”自願成為刑餘者。唐朝宦官氣焰囂張,權勢登峰造極,以至能隨意任免朝臣、抉立及殺死皇帝,自宮一時竟成風氣。明代宦官勢力最盛,自宮現象亦最為嚴重,其中有“已婚而自閹者”;有“熏腐其子”者;有“兄弟俱閹”者。更有甚者,竟有人“盡閹其子孫以圖富貴”,其行為絕非“可鄙”二字足以形容,著實令人髮指。
儘管都是出於自願,但究其動機,仍有差別,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情形:
一是因貪圖富貴而自宮。這類自宮者在閹割時大多都已成年,自宮乃是其謀求富貴顯達的自願行為。
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視的賤役,所面對的是生理的缺陷、卑賤的地位、家庭的排斥及社會的歧視,但他們身處宮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殺予奪之無上權威的皇上,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敬畏了。敬畏之餘,人們發現位在賤役的宦官還擁有令人目眩的權勢和吃用不盡的財富。於是,世人對宦官的態度由鄙視而欽羨,由欽羨而效仿。一些世代輾轉於貧困而無計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一些天性懶惰而又不安於本分的人;一些無緣於科舉而又祈望出人頭地的人,便紛紛自宮而進入宮廷。《清稗類鈔》曾記載了清末一個姓張的宦官。他原本是個屢試不第的秀才,因參加鄉試時被墨汙了試卷而又一次落第。他苦思數日而無以遣解,最終憤而自宮,幸得不死,最終輾轉入宮做了太監。古代歷經寒窗苦讀卻屢屢受挫的失意文人為謀富貴而自宮的例子並不鮮見,同時一些鬱郁不得志的現職官員也多有自殘求進者。明代萬曆年間禍亂遼東的礦稅使高淮,年輕時曾在京城崇文門一帶負責徵稅,且娶妻生子,自閹入宮後得任尚膳監監丞,負責管理御膳及宮內食用。後來,高淮出任遼東礦稅使,橫徵暴斂,禍害商民,最終因激起民變而被罷免回京。應該說,失意文人與不得志的官員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一旦進入宮廷,往往能獲得重用。
除了失意文人和自殘求進的官員外,更多的則是那些與書無緣因而根本不可能走科舉之途的無業遊民願意為求晉身而選擇做宦官的這條門徑。在這些人看來,一時痛楚難忍的宮刑遠比十年或數十年的寒窗苦讀要輕鬆得多。何況一旦入宮為宦就可出人頭地,不論身居要職的官僚還是富甲天下的豪族,都要爭趨巴結於自家門下,任意支使。這等尊貴,除了皇族以外恐怕便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極致了。
二是為求得謀生之處而自宮。這類自宮者多出身於社會下層,自宮乃是出於謀生及求得一個寄身的地方。
宮刑與自宮(3)
衣食男女固然是人生之自然大欲,但相比而言,畢竟是衣食在前而男女在後。對於許許多多的窮人來說,衣食難繼、舉步維艱的日子實在難以忍受,因而能混得一份不虞衣食的差使對於他們來說本就不是件容易事,而且事實上有許多陷入窮困之境的男子終生都無法實現娶妻生子的奢望。與其衣食男女都得不到,不如干脆投身宮中,淨身為宦官伺候皇帝和后妃,先保住一生的衣食,說不定還有出頭之日呢!從清末一些宦官的回憶分析,當時絕大多數的宦官都來自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