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鉉心中不免嘆息,別人可以搖擺,可以害怕,但他不行。他是皇帝親命的山東布政使,職責是守衛濟南。
哪怕城破,他也絕不會向燕王低頭!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一個讀書人的氣節,是一個朝廷官員的的立身根本!
“諸位,此計雖然毒辣,也不必過於懼怕。”鐵鉉輕咳一聲,“燕王妄圖水淹濟南,足見其手段已盡,士卒已疲,再無其他辦法。”
“方伯所言甚是。”盛庸接言道,“我等守城三月,燕軍久攻不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能破此毒計,燕逆必定退軍!”
眾人面面相覷,仍有遲疑。
說得輕鬆,怎麼破計?派人去偷襲?
自濟南被圍,朝廷雖有援軍,卻是杯水車薪。城外燕軍仍佔據優勢。守城已是極限,出城迎敵絕對是找死。
“諸位不必擔憂,鉉有一計可破燕逆。”
“方伯此言當真?”
鐵鉉嚴肅的面容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道:“此計若成,濟南之危可解,更可掃除城外燕逆,趁勢收復德州,匯合朝廷大軍進攻北平!”
眾人面露驚色,不是說笑?還是為了安定人心故作姿態?
“諸位不必懷疑,本官不會妄言。”鐵鉉略微提高了聲音,“此計只有二字,詐降!”
詐降?
眾人再現疑色,可行嗎?
“若一人詐降,燕逆定有懷疑,若是千人之數,又如何?”鐵鉉環視眾人,沉穩說道,“濟南城危,燕逆必自以為得計,放鬆戒心。我等設計誘其入城,埋伏將兵一舉擒下,城外大軍投鼠忌器,軍心必亂。何愁大功不成?”
“妙計!”
“大善!”
“需下官之處,方伯只管吩咐。”
“如此,我等同心協力,掃除燕逆!”
計定,鐵鉉立刻著手開始實施。
出城投降的人必須嚴格選拔,不能露出半點破綻,令燕王起疑。更不能讓左右搖擺的人混進去,使假投降變成了真投降。
詐降前的準備工作由盛庸主持完善。城頭之上,守軍日夜輪換,對著城外的燕軍大聲唾罵,罵完就哭,內容大同小異,主題只有一個,“濟南魚矣,亡無日矣!燕逆真TMD不是東西!”
城外燕軍聽到了,根本不做理會,繼續該幹什麼幹什麼。
水淹濟南是個大工程,燕軍的動作根本瞞不住城內,城頭守軍的大罵恰好證明此計可行。
於是,燕王下令加快速度,濟南擋在他面前三個月,再多的耐心也早已告罄。
孟清和指揮著手下兵卒伐木堵住溪澗,在轟隆隆的巨響中,挺直背脊,遙望濟南。
沒有攻不下的城池,只有堅不可摧的人心。
鐵鉉,盛庸,濟南的守軍,他們的頑強令人欽佩。立場不同,註定彼此只能成為敵人。有這樣的敵人,也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如果南軍一方都是類似李景隆的草包,史官不會浪費更多的筆墨,只為描繪朱家叔侄之間這場皇位爭奪戰。
頂多在史書上留下寥寥幾筆,記敘某年某月某日,藩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起兵造反。一路勢如破竹,先下某地,再下某地,接著下某某地。於某年某月某日,終於成功打進南京,把建文帝一腳踹下皇位,自己坐了上去。自此改換年號,祭拜太廟,新君新氣象等等等等。結尾用上幾個語氣助詞,對建文帝的短暫皇帝生涯做一下總結,也就罷了。
缺少了勢均力敵的對手,在史官筆下,燕軍應該會成為各個以一敵十的猛士,張玉朱能沈瑄等大將更是猛士中的猛士。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算什麼,燕軍猛士能把李景隆的中軍穿成篩子!
想到激動處,孟清和都為自己的腦補能力喝彩。
丁總旗許久不見孟同知出聲,瞅一眼他臉上奇怪的笑容,下意識側身讓開兩步。以丁總旗曾為朝廷五品官的經驗,短時間內,不要靠近孟同知為宜。
不過兩日,燕軍在城外的工程就初見成效。
流過濟南的河流明顯水位上升。夜間,恍惚能聽到大水奔騰之聲。
鐵鉉知道,最佳的時機已經來到。這個時候出城詐降,燕王的戒心會降到最低。
一千人的隊伍已經選好,除了部分守軍,城內的許多百姓也友情出演。攙扶起著鬚髮皆白的老翁,鐵鉉長揖到地,感激的話在此時都已是多餘。
城頭的守軍不再大罵,而是大哭。一邊哭,一邊幫助同袍將準備好的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