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能記得這篇古文的作者,王羲之,又稱王右軍,正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一樣,不這樣以官職稱呼,不足以響亮,是雅而不是俗。我們不必說它是精英文化,其意味已經超越精英而是民族的大眾的了。紹興郊外,有蘭亭的所在,茂林修竹,流觴曲水,這片山林氣與書墨氣完美融合的聖地,無論如何都對人有極大吸引力。這吸引力,你可以說它是某種獨特的歷史文化,這當然不錯,但這是看得見的,至於看不見的而又在你心中起著沉甸甸的感覺的,其實是時間,是積澱凝聚其中而已經逝去的,當時十分具體而今似乎仍然具體著的時間。
與南宋大詩人陸游極有關的沈園,是紹興的另一文化勝蹟。青年陸游從紹興走出,投筆從戎,但一生壯志未酬,晚年退居家鄉,“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人的愛國情懷感人至深。他與唐氏不幸的婚姻故事,是他的通俗的一面,越劇《陸游》取材於此。“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蹟一泫然”,對於這件事,陸游這首詩最能傳達他的心情。陸游在詩中追念屬於他的時間,我們遊著沈園讀著陸游的詩,又從而追念著陸游的時間,無窮意味盡在這樣的時間之中了。
陸游以後,紹興還有著名的歷史文化勝蹟嗎?青藤書屋,是明代徐渭故居,作為書畫家文學家的徐渭,是鄭板橋認為最值得崇敬的人之一,自稱“青藤門下牛馬走”。秋瑾故居,鑑湖女俠,二十世紀初*革命的先驅,被清朝殺害於紹興本地,魯迅小說《藥》,是對她的紀念。說到魯迅,於是我們就走進了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
從紹興這樣匆匆一過,你就會有一種想法,認為這裡出一個魯迅是必然的。紹興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從越王,到秋瑾,越人有著崇高向上、堅韌踏實的精神,如果再往前追溯,大禹也就是它的源頭了。
時間,似乎特別鍾情於紹興,讓我們看到它那既難以捉摸又十分清晰的身影……
四 時間之超越
大量事實證明,人類自有意識的那一天起,就想實現對時間的超越,這悲壯的努力,直至今日,也直至永遠。科學一直在不斷地認識時間,人類對於時間的瞭解越來越深入,雖然李政道博士興奮地看到莊子的許多想象竟與現代科學的結論不謀而合,但他當然遠比我們更知道,莊子的想象與現代科學畢竟不是一回事,一個是用直觀的天才指向無限的遠方,帶給我們精神的意義,一個則具體地帶領我們向宇宙時空實際的進展。也許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時間,但“穿越時間隧道”的說法,還是既形象又頗具科學色彩的。
人類想實現對時間的超越,也就是要超越自然的束縛,為此創造出了無數神話和文學作品,也為此做著實際的探索。人類想留住以往,與已經不在的同在,又想與未來同在,以至走向了宗教。儘管說宗教是裝飾在鎖鏈上的花朵,仍是信者不絕,情願用這虛幻的花朵來安慰自己。寫鬼怪鬼魂的作品,如蒲松林的筆記小說《聊齋》和梅特林克的劇本《青鳥》,都寫得很美,其實也都是在寫時間。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觀四海於一瞬,撫古今於須臾。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逝者如斯夫。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而無所至極耶?自古以來這種不斷向上向遠的思考,是人類獨有的精神,是對自身命運的永遠的思考。我們生活在時間之中,向前與向後都沒有盡頭的時間,就是我們人類的命運。科學預測太陽在五十億年之後毀滅,地球將隨之“蒸發”,也就是被大爆炸的太陽的熱浪和黑暗吞沒,太陽系將不復存在。中國古代神話《夸父逐日》追趕太陽的故事,多麼瑰偉悲壯而永恆,它豈但是追趕太陽,它其實是要超越太陽、超越時間!可以說,《夸父逐日》意識到並指明瞭人類的根本命運和最為偉大的奮鬥目標!
詩經裡的情歌
《詩經》,中國第一部詩歌彙集,產生的時代在周朝,距今數千載。但讀《詩經》,仍能令我們心馳神動。正如李漁有言:“凡說人情物理者,千古相傳;凡涉荒唐怪異者,當日即朽。”與李漁此言相類似的話,在中國古代文論中俯拾皆是。它們說出了一個真理:文學必須真實。魯迅認為,《詩經》裡的詩是“圓備”的了,而“《國風》之詞,乃較平易,發抒情性,亦更分明”,並且認為,孔子以後的儒者,把《鄭風》列為“淫逸”,所謂“惡鄭聲”而欲“放”之,是不對的。他贊成嵇康的話:“若夫鄭聲,是音聲之至妙”。這些見解與理學腐儒之見真是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