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頁)
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必須有意識地適時適當地指導孩子加以克服。
比如,教給孩子客觀地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方法,使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對待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要有意識地設定環境,創造氛圍,讓孩子從日常的生活中,從家長的處世哲學中,認識到一個人的才華、能力再多再強也是有限的;在大千世界中,強中更有強中手,人人不如己,處處佔上風,事事要拔尖的人,事實上是沒有的,因為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拿第一。
此外還要陶冶孩子的海涵度量和氣質風度,使孩子具有博大的胸懷。
一般情況下,有嫉妒心理的孩子,自身都有一定的性格弱點。如:與人交往時,喜歡讓所有人圍著自己轉;當不能成為社交中心時,就會發脾氣;喜歡受人稱讚,當聽到有人誇別人時,就不高興;不會感謝人,易受外界影響等。
對有性格弱點的孩子,家長要悉心引導。在孩子面前,對獲得成功的人多加讚美,並熱情鼓勵孩子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積極支援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別人,戰勝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當的發洩。
只有克服嫉妒的人才能欣賞他人的美麗。
其實,一個人學會欣賞他人的美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們可以從張三身上看到他服務大眾的遠大志向,從李四身上看到他經商理財的精明能幹,從王五身上看到他堅韌不拔的毅力與超人的智慧。我們要善於從他們身上吸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就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吸取了眾人之長,腳踏實地地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不懈地努力中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一天你也成了別人的風景,能夠給予他人啟迪,生命會因此而充實。
學會了欣賞他人的美麗,在現實生活中,就像置身於一個美不勝收的大花園,處處是綠草茵茵,滿眼是繁花絢麗,內心充滿愉悅,充滿愛與包容,不再苛求他人,少了許多焦慮與煩躁,就會覺得世上處處皆美。
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別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誠如愛默生所言:“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了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時常聽到一些人抱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別人得到的總比自己多;也有人目光短淺,短淺得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因此,不願意虛心向別人討教。這兩種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願意承認別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更不願意欣賞別人或者讚美別人。
其實,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禮節,一種涵養,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是對他人的一種肯定、一種尊重。欣賞是對人的一種給予、一種溝通、一種祝福。聰明的人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懂得欣賞,我們才會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別人的長處和短處,才能真正地從別人身上發現並汲取向上的力量,收穫成功的喜悅。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欣賞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法寶。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分享他人的成功,欣賞他人的美麗,在分享與欣賞中健康地成長!
學會感恩與奉獻(1)
“學習雷鋒好榜樣,愛憎分明不忘本……”當這首歌在你的耳邊縈繞時,你是否想起了那樂於助人的雷鋒叔叔?
一天,我在公交車上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小男孩把座位讓給了一位孕婦,然而沒想到這位孕婦不但沒正面看一眼小男孩,而且連句感謝話也沒說,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男孩下車後問媽媽,為什麼我讓座了,那個阿姨不說聲“謝謝”呢?
我寧願把那位孕婦的麻木行為看做是一時的疏忽,而非內心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他絕不是為了換取一句感謝的話語才讓座的,他的讓座行為完全是自願的。從功利角度來看,一聲謝謝,其實並無多少實際價值,然而,這聲道謝又是無價的,因為它象徵著對社會美德的認同。
施人玫瑰,手有餘香。誰都有窘迫的時候,窘迫的時候施人以援手對被救者是一種幫助,對施救者也是一件樂事。
中國有古語云“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據歷史記載,漢初韓信功成名就後,費盡千辛萬苦,尋到對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優厚贍養以報其恩;諸葛亮感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