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菸屁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多,只不過不一定是在早上,而中國古代的朝議是定在早上的。
匈奴人的廷議制度就是有關一些重大政事和重大軍事決策等問題,大單于一般都會交還給大臣們商議討論,爭議很激烈,最後由大單于做最後的決斷,這與中國古代的朝議制度基本相同。朝議制度是指皇帝臨朝聽政與朝會日期的制度,對君主*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制約作用的大小與皇帝個人的品質有關。
鍾暉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認為既然現在國家大了,政務繁多,因此廷議可以召開得更加頻繁,以前的大單于半個月召開一次廷議,現在陛下可以一日一次,或者三日一次都是可以的!”
眾人聽了鍾暉所說之後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說一日一次太頻繁了,有人則表示沒什麼關係,反正都是處理政務,見皇帝與不見皇帝都一樣,可有人就不太願意了,天天看見皇帝都得擔驚受怕的。
秦東聽了一陣之後大聲制止道:“好了,諸位的意思朕都明白了,從今以後,取消舊有的廷議制度,改為朝會制度,朝會是什麼?臣子見皇帝就是朝,皇帝見臣子就是會,合稱朝會。朝會是皇帝與臣子共同處理政務的場合,這要形成一種制度,朕把朝會分為兩種,一種是常朝,就是日常朝會,稱為小朝會,並不是每天都召開,每隔五天召開一次,召開小朝會之前,各部大臣要將前幾日比較重要的公務整理出來拿到朝會上商討,先文後武,也就是說先處理政務,然後再處理軍務,在不召開朝會期間,如果各部遇到無法做主的政務,則寫成條陳送到朕這裡,由朕親自批閱,再發還給你們,由你們執行,每逢單日,朕要幾個主要大臣議政,如遇到緊急事件無法處理,各部大臣可以請求見朕陳述事情。另外一種是大朝會,是指皇帝在重大節日和大慶之日御正殿受群臣朝賀!朝會要形成制度,就必須要有朝會的禮儀,鍾暉,以後由你負責帝國大小禮儀方面的事務!”
鍾暉行禮道:“是,陛下!”
秦東又道:“剛才朕所說有關朝會制度的具體事項,諸位臣工都聽明白了嗎?”
所有文武官員行禮齊聲道:“臣等都明白了!”
“好,從明日開始便按照朕剛才所說執行!”
“遵命!”
秦東所說的朝會制度在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漢代和漢代以前都有朝議制度,後來發展到了朝會制度,而秦東幾乎是將中國古代的朝會制度照搬了過來,朝會制度是中國古代獨有的制度,西方是沒有朝會制度的。
在朝會制度中,常朝是以議決軍國大事為宗旨,發揮著“國家大事指揮棒”的重大作用,而大朝會則以彰顯國盛皇威、臣下表示盡忠、展示禮儀為核心。常朝在各類朝會中舉行的頻率最高、意義最為重大、內容最為具體、作用最為顯著。它發端與遠古時期的部落議事制度,初成語秦始皇在位期間,最早見於西漢宣帝親政後規定“每五日一上朝視事,永為定式”的詔令。
朝會是封建秩序正常運作的樞紐所在。因此,朝會制度通行於各級封建共同體,在封建治理架構中,君臣朝會具有雙重的共治意味:首先,君臣共同治理邦國的公共事務。其次,臣服於同一個君的臣們共同治理邦國共同事務。前者體現了封建的君臣關係之相互性,後者則是維護封建的共同體之凝聚力所必需的。朝會不僅保證封建治理的理性,也維持君臣關係之穩定性和凝聚力。封建制下,臣的權威、財富、地位等有價值的事物並非來自君單方面的賜予,而來自雙方的契約。臣獨立地經營自己的田邑,獨立地獲得收入,而並不仰賴於君。這意味著,臣始終有疏離君的傾向。君召集其臣定期聚會,可增強君臣的聯絡。因此,對臣來說,參加朝會是禮法上的義務。如果有臣子敢於逃避朝會,意味著君之權威下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