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我運氣好,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她解釋說,自己創業起步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到美國後又恰逢美國經濟復甦持續繁榮,此外,美國森林資源豐富,造紙業發達,廢紙回收系統極為科學,加上此時經過在香港的發展,公司資金雄厚,起點高,靠著誠實守信的經營作風,從而發展速度驚人。
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國中南公司的商業模式看似簡單:以低廉的價格在美國收購廢紙,再以低廉的運費運到中國。實際上,張茵成功的秘訣在於尋找到了一個各方均受益的策略:原料是廢棄的垃圾,工人僱用的是當地的貧民,美國政府對這類公司實行減稅補貼,而當時中美貿易順差嚴重,十個集裝箱到香港,九個要空箱回美國,對船運公司而言,中南的廢紙貿易儘管每個櫃運費不過1000美元,仍屬意外的收穫。
2001年,中南使用的集裝箱總量超過了通用電氣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和杜邦的總和,每年僅向中國出售的廢紙總重量就相當於17艘航空母艦。
2002年,中南躍升為美國集裝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時至今日,中南已是歐美最大的紙原料供應商,年出貨量超過500萬噸。這些貨物要用20萬個12英尺標準的集裝箱來運輸!而據中國海關統計,中國2005年的廢紙進口與2004年相比提高了33.6%,高達1704萬噸(我國進口數量大幅度上漲也直接導致國際廢紙價格上漲)。這樣算來,美國每年可再生利用廢紙中的1/7被中南輸出,而中國再生造紙原料的1/4以上由中南輸入。價格低廉的材料來源,奠定了張茵在造紙業的最初位置。
十多年裡,張茵建立的美國中南有限公司先後在美國建起了七家打包廠和運輸企業。
美國是全球消費力旺盛的地區,廢紙製造能力不言而喻,關鍵是其中纖維含量較高,可再生利用價值高,這無異於節約了成本。可以說,正是美國廢紙行業的這種粗放生態,使得張茵早早地完成了旗下公司的業務對接。
。。
第四章 自己動手造紙(1)
十年磨一劍。當熟諳造紙原料之後,張茵又進一步向縱深發展,自己動手造紙,經濟學上稱之為“縱向一體化”。由此,張茵完成了從“廢紙女王到造紙女王”的華麗轉身。
一、“縱向一體化”造就紙業鉅富
在東莞玖龍生產基地,佔地幾萬平方米的造紙廠房只有幾十位工作人員;所有的環保裝置均進口自歐洲;自建的熱電廠不僅能滿足於自身生產的需要,在市場缺電時還有多餘電量上網,雙方得益,待新紙機投產後可以平衡自用電量;自建的碼頭和絡繹不絕的數百輛自有卡車忙碌地穿梭在廠區中……
配套的電廠、水廠、碼頭、車隊、倉庫一應俱全。在外人眼裡,玖龍紙業猶如一個“造紙王國”。
前文已經提到,當絕大部分中國的造紙廠還只是處於5萬噸左右的年產規模的時候,張茵在東莞投產的第一臺機器就是20萬噸的年產規模,而且從一開始進入造紙行業,張茵就為她世界第一的包裝紙廠商的目標設定了詳細的規劃,在東莞和江蘇太倉的徵地足以年產900萬噸包裝紙。
完成從“廢紙女王到造紙女王”的華麗轉身,不僅和張茵敏銳的判斷力有關,更得益於她長期以來專注於做造紙原料的經驗積累,“我當初在做包裝紙的時候,中國基本上還沒有人去做包裝紙的。”
以“規模”論英雄
在張茵看來,她的事業從“原料”轉到“製造”是自然的結果。
“我是做造紙原料出身的,看到中國紙業市場90%都是進口產品,我覺得這個市場潛力巨大。而且當時的市場主要是以文化用紙、高檔用紙為主,沒有人去做包裝紙行業的。因此,雖然當時包裝紙的價格賣到了四五千塊錢一噸,但還是沒有人去做,我覺得包裝紙是低價貨,中間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1996年,國內高檔包裝用紙——牛卡紙、高強度瓦楞芯紙和塗布灰底白板紙需求及進口量大增。牛卡紙是以木漿或木漿含量高的廢紙製造的本色卡紙,用途極廣;瓦楞芯紙是紙板箱的關鍵材料,提高強度可減輕包裝箱的重量、節約材料及運費;塗布灰底白板紙一面有光滑的塗布面層,具有優越的印刷適應性,常用作電子消費品、化妝品的包裝盒。
既然原料在握,為什麼不自己動手造紙呢?
1995年,張茵建立東莞玖龍,開始了她的造紙事業。將自己的事業從貿易轉向實業,從原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