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粉何郎不解愁⑤。日暮吹簫楊柳陌,路人遙指鳳凰樓。
《贈郭駙馬(郭令公子曖尚昇平公主令於席上成此詩)(其一)》
這首詩的作者是大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李端風度翩翩,才情過人,但生性淡泊,不耐世俗。他於大曆五年就考中了進士,但一直沒有做過什麼大官,從九品的校書郎熬了一生,最後才是個杭州司馬。我們知道,像白居易他們因事被貶,最低迷時才是江州司馬這樣的官。而這六品的小官卻是李端一生仕途的頂峰。正如李端自己寫的詩中所嘆的那樣:“芭蕉高自折,荷葉大先沉”。才氣太高,有時卻不宜當官。
李端一生好詩名句不少。開啟李端的詩集,迎面而來的是滿懷的清氣,縱橫的才情。像什麼“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抱琴看鶴去,枕石待雲歸”等都是極佳的好句。李端還對女兒家情懷摹寫的極為細緻,像他有詩寫小女孩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短短四句,嬌嫩少女盈盈含羞之態全出。這首“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則又對獨居少婦閨中的寂寞之情描畫得維妙維肖。
我們避熟就生,選李端這首詩,還是為了說一下此詩前前後後的故事。詩中的郭駙馬名郭暖,是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郭子儀乃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唐室能起死回生,郭子儀功不可沒。網上曾流傳這樣一付對聯:“安史之亂,郭破虜,李莫愁”,嵌入了金庸小說中的人名,這郭破虜之“郭”指的就是郭子儀,李莫愁之“李”就是指李唐。唐代宗對郭家十分恩寵,特地將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暖。
說起郭暖和昇平公主,又有一段故事。戲劇《打金枝》中所說的故事,正是發生在他兩口子身上。在戲劇中說是郭暖打了公主一巴掌,其實查《資治通鑑》上的原文,根本沒有寫打公主一說,只是吵架而已。矛盾起因是這樣的,當時規矩就是公主與臣子結婚,那叫下嫁。唐制規定,公主下嫁,不拜公婆。所以,昇平公主自打結婚那天,也沒給郭子儀老夫婦倆磕頭行禮過。這天,郭子儀過壽,郭暖想讓公主去拜壽,公主不肯。郭暖氣頭上說了句,別以為你老爸是皇上就這樣牛,要是沒有我們郭家,你們李家指不定還坐不坐得住皇位呢。公主一聽火了,帶上貼身丫環馬上回宮哭訴告狀。這邊郭子儀也慌了神,聽說郭小六不知天高地厚說了這種話,連忙將他捆了帶進宮中請罪。郭暖這話,要是傳到個陰損的皇帝如朱元璋之類的耳中,那可是要有塌天大禍的。好在唐代宗比較寬容,並不追究此事,反而親熱地和郭子儀聊了回家常,說這是他們小夫妻的私事,咱做長輩的不用管--“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即便如此,郭子儀回家依然大棍子侍侯了郭暖一頓。
郭暖捱了這頓揍,估計以後再也不敢惹公主老婆生氣了。但雖然郭暖進了怕老婆一族,但高官厚祿還是少不了他的。本篇這首詩就是在郭暖加官後,大排宴席時由李端寫的。說來這首詩,雖然是應景之作,並無真情實感在其中,但透過描寫在宮中“金距鬥雞”、宮前“玉鞭騎馬”的情形,把郭暖倍受榮寵、春風得意的神態描繪得相當生動,“楊柳陌”、“鳳凰樓”(暗用吹簫引鳳典故)之類的詞,更是顯得餘韻無窮,依然體現了李端過人的才氣。因此,公主和郭暖聽了十分歡喜,舉座也都讚歎不已。但這使同是大曆十才子的錢起心中酸溜溜地不舒服,他站起來說:“這必是李端早就準備好的詩,這樣,讓他以我的姓--“錢”字為韻腳,再做一首看看。”結果,李端不假思索,須臾之間,就又吟出一首七律:
方塘似鏡草芊芊,初月如鉤未上弦。新開金埒看調馬,舊賜銅山許鑄錢。
楊柳入樓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鈿。今朝都尉如相顧,原脫長裾學少年。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端妙句賺美女(2)
此詩以“錢”作韻腳,雖然用了鄧通(漢文帝的同性戀男寵,後來失寵後被餓死)這個典故,有點不吉利,最後那句“原脫長裾學少年”,意思是願意和郭暖的奴僕一樣鞍前馬後地效勞,也有點不顧身份,屈身奉迎的意思。但總體來說,詩的意境還是不錯的。短短的時間內順口就能吟出這樣一首七律來,錢起等都自嘆弗如。公主和郭暖大喜,重重地賞了不少金帛。
不過賞賜金帛,只是小CASE。李端在郭駙馬府中賺到的可不單是錢,還賺到過一個美眉。《琅寰記》中說,又有一次郭暖開宴會時,有一個家姬鏡兒出來待客,姿色絕代,且彈得一手好箏。李端當時也在座。這個鏡兒看李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