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現了家庭儲蓄負增長和經常專案赤字創紀錄這兩大嚴重的經濟問題,將使美國經濟在未來的長期發展中付出痛苦的代價。從2000年前後發生的經濟大起大落,到後來的由於利率過低而催發的房地產泡沫,主要是格林斯潘的決策失誤造成的。
多數經濟學家相信美聯儲在過去多年裡的戰略是成功的,金融市場可以逐步調整以適應利率的變化。當然,格林斯潘一貫提倡的美聯儲引以為豪的透明度似乎過多地消除了金融市場中的不確定性,鼓勵投資者承擔更多的金融風險。
格林斯潘的寬鬆貨幣客觀上助長了金融自由主義思潮,幫助形成流動性過剩的全球格局,讓美國式消費模式更加勇敢,同時暗示了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萬能地位。
某種意義上,為次貸危機提供了突然發力的經濟大環境。像投行這類金融機構,在格林斯潘含混的語言表達中,變得更加大膽而任性;為人詬病的對沖基金也如魚得水,活得滋潤而頑皮。
野孩子不應是替罪羊
對沖基金是毒瘤?是野孩子?是禍首?
每逢金融危機,都有關於對沖基金的爭論。
由於對沖基金主要來源於美國,又主要衝擊國際金融市場,所以,美國政府對對沖基金一度頗為包庇縱容。比如1998年,面對對沖基金對港元和港股的衝擊,香港政府動用政府土地基金對抗對沖基金,還曾經遭到美國朝野的一致譴責。然而;這一輪對沖基金瞄準了美國本土。情急之下,美國政府也不得不放棄過去曾經一再強調的〃市場原則〃,宣佈禁止對沖基金做空!
可是這個野孩子,始終保持一貫的壞笑。
。▲虹橋▲書吧▲
第41節:第三章模式的黃昏(9)
美國次貸危機害這次人不淺,然而有一位與美國財長同姓的基金經理保爾森卻從中大賺了一筆,把1。5億變成了280億。由於美國房價大跌,2007年他成功下注做空樓市,他管理的基金狂賺150億美元,年薪因此達到30多億美元。這可能是華爾街史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收入。
2006年初,人們普遍認為,房價決不會在全美國範圍內下跌,樓市和住房抵押市場不該有大麻煩。華爾街許多〃大腕〃也持同樣論調。但保爾森的獨到見解是: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不會有永遠的牛市。2005年,保爾森就堅定地認為,要儘可能利用這一點,創辦專門針對房屋抵押風險的基金。保爾森為新基金籌資1。5億美元,並於2006年7月開始建立第一隻信貸機遇基金。他的投資策略是,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透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保爾森的基金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上漲,基金隨之增值。2006年底,新開創的信貸機遇基金升值20%。接著,他開創了第二隻同類基金。2007年2月7日,一位交易商拿著一條新聞稿跑到保爾森的辦公室,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預報季度虧損。後來,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投資次貸的兩隻對沖基金也垮了。去年一年,保爾森的第一隻信貸基金升值590%,第二隻基金也升值350%!
只要存在資本市場,這樣的故事就會永遠發生。
最早的對沖基金由美國人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於1949年創立。
當時瓊斯採取了在賣空部分股票的同時買入部分股票的投資策略,這樣,部分市場波動風險得到了對沖(hedge)。這也是對沖基金一詞的由來。目前,對沖基金主要是指以合夥制建立的、靈活採取買入(Long)和賣空(short)策略,積極管理、運作公開市場的資產組合。不同於傳統投資和共同基金以固定管理費為主,對沖基金收費由固定管理費和業績費兩部分組成。
經過5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2000年以來,股票市場低迷、債券市場的低收益環境以及大量投資人才的加入促進了對沖基金的快速發展。截至2006年底,全球對沖基金數量達到9000家,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9萬億美元,大約佔全球投資資產的2%。特別是在一些相對複雜的領域,如抵押貸款支援證券、資產支援證券和抵押債務證券交易,對沖基金透過大量的短線交易和槓桿尋求短期收益。
可以認為,對沖基金的主要運作特點是:
一、黑箱操作,投資策略高度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