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問問得好突兀,虧王承恩思維不亂,他瞥了塘報一眼,立刻明白皇爺所指,只好低聲奏道:
“據奴才所知,他一直在介休、霍州之間徘徊。”
崇禎火了,狠狠地說:“朕的旨意是讓他防河,他不去河津、蒲州督戰,卻呆在介休、霍州做什麼?”
第12節:4 募捐(2)
王承恩心想,餘應桂雖掛了個右僉都御史、三邊總督銜,晉、冀各軍受他節制,但出師時,皇帝僅遣京軍千人隨行,發御用銀萬兩、銀花四百、銀牌二百充賞功之用,至於前方將士欠餉已達八個月,帶兵的數次飛章催餉,急如星火,皇上卻沒有答覆。兵法上說,無糧不聚兵。餘應桂手中無糧無餉,豈能張空拳以往?但皇上怒火正旺,只好十二分小心地回奏道:
“介休、霍州都在汾河邊上,要說防河,他是在防汾河。”
“胡說。”崇禎一拍御案,“二千五百里河防,平陽居中,不守黃河守汾河,豈不是本末倒值?若平陽不守,太原孤立,山西豈不全完了?”
這是誰都想得到的,而且,山西為京師屏障,山西若有閃失,下一步便輪到北京城了。皇上既然不走,便要籌兵籌餉,以應前線,這軍餉已是再不能拖了。但說到錢,王承恩便知箇中艱難,只好垂手侍立,默不作聲。
崇禎在御座上一個勁地嘆氣,又下座踱步,王承恩終於忍不住,試探地問道:“前天部臣金之俊不是上了個奏章麼,皇上還一直留中未發呢。”
“金之俊?他說什麼?”崇禎抬起頭,似乎滿眼茫然。
國事蜩螗,眾說紛紜,今天這個臣子奏一本,明天那個臣子上一疏,有些奏議不合皇帝之意,但又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便先擱在那裡冷處理,這便是“留中”。留中的奏疏,往往是皇帝印象最深的,因為大多踩了皇爺的痛腳,犯了皇爺大忌,怎麼會忘記呢?王承恩明白皇爺是裝佯,但既然由自己提起,只好囁嚅著,小心提醒道:
“他好像是請皇上發,發內帑,輸軍餉。”
內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錢,由自己親自管著,有別於歸戶部管的國庫,所以名曰“內帑”。其實,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當了皇帝,天下都是你的,還分什麼內外,存什麼私房?可明朝皇帝有私房錢。他們不愧是朱元璋的子孫,朱元璋是窮叫化出身,應著了民間那句俗話——叫化子作官窮怕了,所以,就是當了皇帝也不忘存私房。眼下國庫空虛,但皇帝的內庫卻豐盈得很。當前方軍書頻催,說軍士們飢寒交迫,要求迅速指撥的餉,而皇帝卻仍一再推諉時,金之俊看不過了,乃於前不久斗膽提出此議。崇禎覽奏氣不過,將它扔在一邊沒有理睬。眼下聽王承恩一說,不由冷笑道:
“這個金之俊,眼睛只瞅著銀子,兵部侍郎不管兵,卻管到戶部的事了,一個心思在錢字上作文章,見人拉屎喉嚨癢,一旦內帑也空了,看他還有什麼說的?再說,這剿流寇是打國仗嘛!”
崇禎皇爺下面的話沒有說出口,但王承恩明白,那就是既然是打國仗,人人有份,怎麼單要皇爺私家掏腰包呢?
王承恩見皇爺生氣了,嚇得趕緊低頭不作聲。可崇禎卻氣仍未消。他想,金之俊這篇奏疏一定有來頭,朝臣們眼紅內帑已不是一日兩日了,私下議論一定很多,他們有朋黨,朋黨相爭,各立門戶,為突出自己,隨便拿一件事便大做文章。看來,殺幾個大臣並不能壓住,這班該死的傢伙。
想到此,他不由狠狠地說:“朝政就是讓朋黨弄得不可收拾的。金之俊此議有背景,他不但是東林黨人,還是袁崇煥的同年兼好友,此舉是有意重翻舊案,為袁宗煥鳴冤叫屈。”
袁崇煥是因謀反罪被處死的,而金之俊只提發內帑,真是風馬牛不相及。皇帝此說,實在牽強,但既已扯上袁崇煥,王承恩就更不敢做聲了。
崇禎繼續想心事。金之俊之議,雖不動心,但還有一道和金之俊一同奏上來的、兵科給事中曾應麟的奏疏,卻讓他印象殊深。在這份奏疏中,曾應麟主張勸令富紳報名捐輸。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富紳衣租食稅,吸百姓膏血,眼下國家有難,富紳應該拿點錢出來充作軍餉。何況流寇打的就是“均貧富”的旗號,富紳們不主動出錢助朝廷,難道真要等流寇來“均貧富”?
這些話當時他未在意,眼下細細一想,卻不由怦然心動。心想,眼看著流寇要過黃河了,大臣們仍一個個無動於衷,前門珠市口照舊逛,八大胡同照常去,天天笙歌,日日美酒,全不以國事為意,一說起糧餉,還眼紅內帑。他們若不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