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門的城中最大鐵器坊於氏鐵廠。
於氏鐵廠在臘月二十九被淮軍徵用了,不是無償,而是重金徵用。
陸四成立了淮軍鐵甲衛。
鐵甲衛的統領是福建人黃昭,副統領同樣是福建人楊祥。
陸四完全照般了鄭成功在南明抗清戰爭中建立鐵人兵的經驗,命黃昭和楊祥在全軍之中選人。
入選條件很簡單,就是以能力舉三百斤,並沿教場繞行一圈者為準。
選拔範圍是整個淮軍在揚州的兵馬,包括新到的新一營和那幾千南下河工。
凡入選者,陸四給每人每月三兩銀正俸,並一天兩頓肉。
明制一斤十六兩,故實際一斤要比後世一斤要多,陸四原定是能舉一百五十斤即可,但黃昭卻說必須三百斤。
三百斤是什麼概念,陸四反正做不到,他也不認為淮軍中能有多少人做到。
結果,入此標準者竟有五百餘人。
這讓他再次意識到這個時代人的體力是遠超後世的,如在運河挑泥兩百來斤一個來回奔跑而不喘的蔣魁。
事實上鄭氏在建立鐵人軍時,選拔條件更高,乃是“以五百觔石,能舉起遍遊教場者”,這個重量遠超陸四的三百斤,結果鄭氏於全軍得五千力士,從而奠定鐵人兵基礎,此後接連於鎮江、廈門重創清軍,斬真滿州近兩萬。
尤其是廈門之戰,真滿州陣亡將領達八十餘,三品以上達28人,參戰一萬餘滿兵大半被殲,這對當時男丁總數只剩不到五萬的滿八旗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次年正月,受此巨大打擊的順治離世。
如果不是西南永曆棄國,大陸抗清鬥爭陷入低谷,鄭成功決意退往臺灣,南明抗清鬥爭將持續更久,迎來三藩之變後,歷史將又一次改變。
可惜,清有大氣運。
鄭氏於全軍擇力士,皆多年征戰悍勇之卒,陸四的淮軍草創,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鬥力亦或戰鬥經驗都不及鄭軍,因而黃昭能選五百餘人出來已是難得。
人有了,還得有盔。
盔須鐵盔,否則何以叫鐵甲衛。
整個揚州所有的打鐵廠包括商人手中的生鐵、熟鐵幾乎都被淮軍採購一空,能夠打鐵製甲的工匠也都被徵用到於氏鐵廠。
為了讓這些工匠們能夠安心負責給淮軍打造鐵盔,陸四直接先給每人發五兩銀子,並將他們平日的工價提高一倍,初一更是又發每人二兩紅包。
如此,加上淮軍入城之後並不擾民害民,鐵匠們自然願意為淮軍效勞。只是,打造鐵甲不是打鋤頭等農具,而是需要極高的鍛造技術,因此哪怕有樣品擺在鐵匠們面前,他們的效率也很慢,保守估計,一天能打出兩三付鐵甲來已是了不起。
畢竟,按陸四的要求,除了鐵盔、鐵鎧外,還要打造兩臂、裙圍、甚至鐵鞋,除了腳面是暴露無鐵保護外,全身上下都要罩於鐵甲之內。
這個難度很大。
負責督造鐵甲生產的是那位自願追隨淮軍的山陽知縣羅吉英,他原本是可以離開的,但見淮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揚州,這位羅知縣竟然生了留下看看的念頭。
陸四正好缺人,便叫這位還算務實的山陽知縣專辦鐵甲鐵兵事。鑑於揚州鐵匠缺少制甲制兵經驗,效率低下,羅吉英已經派人偷偷過江往南都重金聘請匠人。
原本陸四對鐵甲衛的要求中沒有鐵面,但那黃昭卻說他在日本時看到日本軍隊中的將領有鐵面遮臉,只露耳口鼻,並妝畫王彩如鬼形,臨陣衝殺時看著很是嚇人。
看了不少日本戰國電影的陸四立即在腦海中浮現畫面,於是又叫羅吉英再督造鐵面。
光制甲不成,還得有符合鐵甲重灌步兵所用的武器。
斬馬大刀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兵器。
這斬馬大刀倒不用專門匠人的專門技術,只要刀身質量達到,配以長柄即可。
制刀和制鋤頭差不多,區別就是鍛造強度和工序不同。
除入選鐵甲衛的500餘人外,又選同樣人數為鐵甲輔兵,負責臨陣助鐵甲兵穿甲,不臨陣負責鐵甲運輸,甚至是吃喝拉撒。等於一個鐵甲兵配一個助手,就跟曹元馬隊另有兩百多輔兵一個性質。
鐵甲輔兵倒不必精選,從各營陸續抽了一些人過來。
在鐵廠巡視一番後,陸四雖然知道現在效率很低,但卻不能打擊鐵匠們積極性,還是很生誇讚了一番的。
“鐵甲兵若成,則臨陣有進無退,無論步騎皆揮斬馬大刀,步兵當頭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