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滿洲人卻認為這很重要,在孫承宗與兵部和內閣的請求信件來往過程中,滿洲人立刻派出精兵趕來。孫承宗沒有辦法,只好趕赴錦州,派出兩員大將救援祖大壽。但是,他派出的這兩員大將都認為對方不怎麼樣,認為自己很行,於是,都想各自為戰。滿洲人就喜歡這個。在長山坡,兩個人前後遭遇滿洲人,一打就敗。大淩河堅守一段以後,被守將祖大壽主動獻出。
身為主將的孫承宗自然有逃不過的責任,但是這種責任是誰造成的,崇禎皇帝並不過問。他立即罷免孫承宗,並且,還因此把以前的功勳一併追奪。孫承宗並沒有什麼不快,可崇禎皇帝卻認為,對孫承宗是仁至義盡了。
孫承宗被奪官後並沒有閒著,他把帝國的安危看成了自己的安危,甚至要高於自己的安危。他向崇禎皇帝寫信,表達了即使我不在遼東,我也會心繫遼東的心境,並且,還洋洋灑灑地寫了所謂的《邊計十六事》,崇禎皇帝閉著眼睛,在這位年輕的皇帝看來,你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沒有什麼好說的。一個失敗者的建設性意見難道是想把我往火坑裡推?
就這樣,一位在遼東局勢上最具有創意、在實踐中最有成效的戰略家孫承宗閒了七年!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初九,滿洲人四次入塞,像瘋了一樣地奔向高陽。我們最可敬的老人家孫承宗舉槍大聲呼喊,聚集了親友故舊和鄉人,準備和滿洲人決一死戰。
高陽城的城牆低矮,又加上孫承宗老人家早已過了在戰場上拼殺的年紀,滿洲人很順利地進入城中。在城破前,孫承宗老人家希望被自己招集來的人都去逃命,他自己留下來。但是,大家都希望他也走,他站在高處,望著京城方向,說了十三個字:“吾深受國恩,有死而已!餘非所問!”
那些逝去的前輩(3)
這十三個字要比《出師表》傷感一萬倍,要比任何一個英雄的總結報告精彩一萬倍!
孫承宗的家人放棄了逃跑的機會,確切地說,是選擇了一條通往天堂的路,通往英雄之門的路。城破之日,孫承宗舉家殉國!
但是,這樣一位老人家盡節以後,崇禎皇帝並沒有一點傷心之情,他只是很隨便地給了“但復故官,予祭葬而已”的待遇。
弘光帝登基後,才給了孫承宗諡號。這個時候的孫承宗骨頭在哪裡已經是個問題了。
洪承疇不可能會不知道這位前輩,一位帝國的偉大人物不僅僅是在將來,即使是在當時,也是受人矚目與尊敬的物件。可這位與滿洲人周旋到死的偉大人物的下場是什麼?
最後是袁崇煥,在已經無力挽回遼東戰局的情況下,這位明帝國最有傳奇色彩的指揮官吹牛,最終斷送了性命。
我們不得而知,洪承疇從袁崇煥身上看到了什麼。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在這些主持遼東的前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下場。
於是,他在被俘的情況下,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是投降;第二條是跟滿洲人以死相對。
他處在了兩難境地,任何人都不想死,任何人也不想被人戳著脊樑骨大罵。最後,他還是選擇了一條路。因為這條路看上去,總能比他的前輩們那條路要好。雖然,不是很好走!
。 想看書來
一副對聯(1)
洪承疇為大清出力的某一天,別人告訴他了一副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這副對聯表面來看,並沒有什麼,但中國文字裡有一種“諧音”。洪承疇看了半天就看出來,這是在讚揚剛剛死掉的史可法的同時順便把自己罵了。
死掉的史可法其實在沒死之前根本毫無名氣,再直接一點說,如果不是他的那樣死法,歷史也根本不會記得他。此人是明崇禎元年(1628年)的進士,後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最後升為右僉都御史。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他率師勤王,到達浦口,就沒有再前進。滿洲人進入北京後,他跑到南方,擁立了朱由崧在南京稱帝。他自己任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如果一定說這個人有點政治才能的話,那也只能是在他執政的初始。這個時候帝國的任何一位略有知識的人都會痛定思痛,想要挽救點什麼回來。他任賢使能,設江北四鎮。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在朝的短短時日,南明便從風雨飄零中慢慢確定了中央政府的權威。不過後來因為馬士英不顧朝命,帶兵入南京,又讓他滾出南京,史可法沒有辦法才離開了朝廷。馬士英這個敗類在南京享福,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