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鏡摹骯��ㄌ亍畢盜欣指咄婢哂惺裁床煌�兀康�恰�arren Ne*e覺得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人們喜歡它們,這就夠了。好奇心會驅使人們進入畫廊,看看他們所無比熟悉的,從小就在玩的樂高積木,能夠在這兩個人的手中變成怎樣的藝術品。
和他們的同齡人一樣,“小藝術家”的兩位成員也是和樂高玩具一起長大。從孩提時代起,他們在2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在收集各種樂高玩具。他們從利茲大學畢業,開始藝術創作。對於他們來說,用樂高積木來複刻一些著名的現代藝術品是非常自然的想法。擁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樂高藝術家這個名詞已經出現多年,它從一個戲謔的名稱開始,慢慢被認真對待。
樂高積木的記憶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那時出生的孩子們,到了今天已經步入老年。許多人成為了樂高積木的終身玩家。並不是每一個時代都有像樂高積木這樣給成年人的玩具,能隨著時代完成從玩具到現代文化的蛻變。
■ 被重新發現的童年
樂高,這家丹麥的玩具公司在1932年剛剛命名的時候,和別的玩具商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個小家庭經營的公司生產給小孩子的玩具,產品是木頭鴨子、木頭汽車,當然還有傳統的積木,也就是用來“搭”的積木。
和最早的玩具商一樣,丹麥人奧爾·科克·克里斯蒂安森(Ole Kirk Christiansen)也是一位木匠。在工業化生產玩具的時代來臨之前,玩具製作一直都是木匠業餘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點從克里斯蒂安森的同胞,安徒生的作品中可見一斑。孩子們的玩具都是老木匠在工餘削好形狀,再上漆繪製而成。
樂高:電腦複製時代的機械玩具(2)
樂高玩具作為一個品牌興起是在二十世紀初,這也是弗洛伊德和皮亞傑的思想盛行的年代。人們意識到小孩並不是成年人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恰恰相反,孩提時期的經驗和教育將造就一生的基本氣質。孩子們需要屬於自己的生活和教育。樂高偶然而幸運地踩到了一個機會。
這個幸運正如樂高的品牌名稱一樣。Lego本來只是丹麥文中“玩得好”的縮寫,但是在一次家庭會議上這個名字成功勝出之後不久,克里斯蒂安森才聽說,這個詞在拉丁文裡也是■的直陳現在時第一變位法形式,可以翻譯成“我正在拼接”的意思。這正好是一個積木的好名稱呢!它表示:要怎麼拼都隨自己,而且它永遠是拼接的現在時。
這個詞造就了樂高後來主打的理念:一種啟發創造性智力的玩具。這個理念伴隨著樂高玩具五十多年,甚至在樂高後來推出的電腦遊戲《樂高RCX課堂機器人》身上仍然一脈相承。
這個被《財富》雜誌稱為“世紀玩具”的東西,正好迎合了接下來的50年裡新的潮流。
■ 電腦複製時代的機械遊戲
2010年3月,一位名叫Matt De Lanoy的美國年輕人在他的Flickr相簿上新增了一張照片(他的網名是Pepa Quin,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他的相簿瀏覽):用樂高積木拼接的“星際爭霸2”遊戲中的全部角色:從神族的龐大航母、人類的巡洋戰艦到華麗的建築以及背景,以及它們之間上百個單位的“戰士”激戰的場景,當然這絕對是3D的。
這只是他的相簿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仔細翻閱,你還會發現駕駛雙套iPod馬車的樂高小人這樣有趣的玩意兒。當然,半間屋子的樂高積木,全套的“星球大戰”主題樂高玩具,這些只是成為一個骨灰級樂高玩家的基本條件。
Matt De Lanoy屬於和電腦遊戲時代同時成長起來的樂高玩家。作為2009年最受期盼的電腦遊戲之一,星際爭霸2自從2007年的預告片之後,暴雪公司一直拖到2010年2月才放出測試版,吊足了玩家胃口的同時,也一直吸引著媒體和一大群電腦遊戲愛好者的視線。這個人群中很多人同樣也是樂高積木的愛好者,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喜愛科技、智力和鑽研,喜歡創造全新的事物。這樣一個人群的存在也是樂高積木興盛多年的原因。
在21世紀初的今天,遊戲(Game)這個詞語不論在漢語還是其他語言當中,首先會讓人想到電腦遊戲。傳統的玩具所參與的“真實世界”的遊戲已經不再是主流,以至於需要特別註解說明才能讓人理解。但樂高積木是一個例外。
網路時代的樂高積木作品,是樂高玩家樂此不疲的主題。人們用積木拼接出著名網站的標籤:Goo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