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做事很不負責任,沒有一點責任心。到底是孩子們真的沒有責任心,還是做父母的不想讓他有責任心,這個問題得讓父母來回答:“你千萬不能自己去做,到時做不好會給我們幫倒忙。”“有這功夫我看你還是學習一會吧,別白白浪費時間啦。”……父母以各種理由拒絕孩子要求的同時,也就把孩子責任心的萌芽扼殺了。
更讓孩子感到窘迫的是,家長從不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權利。比如,孩子剛學電腦時,一時學不會就會嫌煩:“我再也不要學電腦了!”這時候,家長不是鼓勵孩子而是生氣地說:“你怎麼這麼笨,學這麼長時間都學不會。”就是這句話,不但讓孩子喪失信心,放棄學電腦,而且也會養成對自己的學業不負責任的態度。下面,讓我們看看清華學生的家長是如何讓孩子參與家務事的。
清華高考狀元伍晶晶自上學以來,一直是班裡的“第一”,同時也是中考狀元,這麼優秀的女生,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個戴著近視眼鏡,把一切心思都用在學習上的“書呆子”,即使不是這樣,伍晶晶也是一個埋頭只讀聖賢書的女孩。
事實上,伍晶晶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她初中和高中的老師說,伍晶晶身上可貴的東西很多,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是,伍晶晶不但對學習負責,對班上的工作更負責。作為班長,她把幫助班裡差生的學習視為己任,有時為給同學講課,她常常回家很晚;在教室的角落裡,她放了一個大紙箱子,發動同學們把空瓶或是廢紙等等可以賣錢的東西放到裡面,賣的錢當作班費。
伍晶晶在談到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時,說道:
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責任。這是父母常給我說的一句話。
記得媽媽第一次讓我洗自己的衣服時,我很不情願,匆匆忙忙就洗完了,幾天後我穿時一看,和不洗一樣,心裡感到很沮喪,同時想起那句“自食其果”的話。這時,媽媽走過來,拿過我手上的衣服,笑著說:“晶晶,這是你第一次洗衣服,我相信你下次洗時會洗乾淨的。你要記住,我們只有用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才會讓自己滿意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對自己說:“下次一定要好好洗。”
從那以後,不管是學習,還是為自己或是別人做事情,我都會認真地盡全力去做好的,因為我明白,做事要有責任心,耍花招得來的結局就是“自食其果”。
我現在已經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了,做事負責任仍是我生活中的格言。我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就得對自己的學習擔責任;我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就得對自己的以後負責任;我要想以後生存得更好,就得抓緊時間學好知識,對時間負責任……
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我上的第一堂家教課,會讓我終生受益,併成為我一生的財富。
從伍晶晶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渴望負責任。一個沒有責任感、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便會感到迷惘,從而失去努力學習的動力,更容易為其他一些物質性的、輕浮的事物所吸引,進而沉溺其中。今天的孩子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物質生活,獨生子女的優越生活條件使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加重。雖然父母有時教育孩子,他們的成長關係著國家的命運、民族的興衰,要為祖國而學,為人類進步而學,但因為沒有更現實的目標來鼓舞、激勵他們,這些長遠的目標就顯得空洞,缺乏實際意義。
伍晶晶的母親在談到女兒時說:我覺得要想讓孩子有責任心,一定要理解孩子。在家裡,大事小事讓她負責,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我的女兒上中學時,喜歡上了剪紙。每天晚上她寫完作業後,就動手剪紙,想把自己的本領展示給我們。有一次,她剪了好長時間,都剪不出令她滿意的彩紙,看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彩紙,引起她情緒上的劇烈波動,認為眼前的局面無法挽回。生氣地說:“我再也不剪了。”聽了她的話,我沒有吱聲,目的是讓女兒消消氣,然後握住她的手,平靜地告訴她:“晶晶,我理解你,你只是想剪出一張漂亮的紙,事實上你已經做到了,我看見你剪的紙很美,只是最後一步剪多了,我知道你很傷心,想哭就哭一會兒吧。”她從我的話中感受到理解和承認,減輕了心中的自責,破涕為笑,她說:“媽媽,我一定剪一張漂亮的彩紙給你看。”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就說明她已經開始對自己負責任了。就是那天晚上,女兒把一張剪得很漂亮的紙給了我。
女兒上中學後,我們家立了個規定,每天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