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德行極佳,不過,若從個人能力觀察,劉備卻遠不及曹操,既然如此,曹操為什麼會將能力遠不如自己的劉備視為最強的對手,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呢?根本原因在於劉備擁有一個足以彌補個人能力不足的秘密武器,這個武器正是他所具備的德行。
譬如在“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中,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不惜三次親自到諸葛亮的茅屋去拜訪他,將卑讓的德行發揮得淋漓盡致。事實上,兩人當時的地位相差懸殊,劉備雖然在爭霸的過程中不太順利,但依舊頗有名望,況且他當時已年近五十歲,孔明卻只是個二十多歲的無名小卒。然而,劉備仍舊以最崇敬的態度請孔明當他的軍師,並在孔明應允後,又馬上將制訂全部作戰計劃等國家大事都委任給孔明。這種信任與大度,正是孔明願意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原因。
在現今這個崇尚功利主義的社會中,一般人多半重視能力有多強、能帶來多少利益,卻忽略了德行的重要性,其實,“德”才是一個人成功的根本。
尤其是身為領導者,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下屬計程車氣與工作情緒,所以更應是個有德行的人,這樣才能使下屬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地接受領導。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偶爾裝糊塗,才會有前途
與客戶應對之時,表現得鋒芒畢露、事事計較,一定會令人反感,所以不如“糊塗”一點,這樣人際關係就能融洽一點,也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懂得更圓融的應對方式,不會一味強調自己的立場,而會避開雙方相持不下的情況,為自己找到絕佳的出口。
應對進退之時,懂得以巧妙的迂迴戰術避實就虛,把對方變為自己的助力,正是聰明人獲得勝利的關鍵。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四字一直被某些領導人視為座右銘。在這四個字中,板橋先生表達的是一種對時政的憤恨、不滿,頗有無可奈何的心態,但在社交圈中,“難得糊塗”卻有極實用的價值。
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心態是很複雜的,幾乎人人都希望能在某方面超越別人,令別人刮目相看,不希望比別人低三分。因此,領導者在與客戶交往時,如果不“糊塗”一點,那在言談舉止中就很容易觸怒對方,惹對方生氣,甚至引出不必要的麻煩。以下就是幾個“糊塗”的重點:
一、“忘記”自己
對自己的才能與成就“念念不忘”,總是將成就掛在嘴邊,老是說些“我曾經……”、“我已經……”、“我是……的人”,容易使對方心生反感。特別是對熟識的人這樣說,對方就會認為你太愛炫耀自己,總是故意顯出高人一等,容易因此招來對方的忌恨,甚至會故意刁難你。
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領導者應該要能“忘記”自己。
“忘記”自己是一種優點,是謙遜的表現。對自己隻字不提,就表明沒有必要談論自己,並希望靠自己的所作所為來使對方瞭解自己的長處。
這種行為會備受讚揚,一方面由於自己的成就而受到讚揚,另一方面則由於自己的謙遜受到讚揚。
二、“忘記”別人
人人都有一些敏感的“禁忌”,因此當碰到“禁區”時,都要“糊塗”一點,該忘記的就要忘記,不要在無意中刺痛對方敏感的神經。
譬如,如果你曾幫助過某人,那別在他面前提起此事,不然,他會產生“你是不是要我報恩”的想法,心中必然不快。
如果你知道對方在工作中或生活上犯過錯,那麼更要裝糊塗,不要主動去問他這件事,否則只會讓他覺得你是在揭他傷疤,即便你是出於關心,他也無法感受你的好意。如果你已知道對方遭遇不幸,也不要故意出於同情的原因去安慰他,說不定他認為你是幸災樂禍。
三、當別人欠你時
別人欠你錢、情、理等時,你雖然可以理直氣壯地索求,但這樣往往會破壞彼此間的關係,倒不如糊塗一些,反而能為你帶來好處。
例如,別人欠你的錢財,催還時要直言其事,而不要欲說還休、吞吞吐吐,讓人覺得你天天把一點小事記掛在心上。
別人欠你情時,你越顯得“若無其事”,別人的感念程度就越深,其效果越會超出你所付出的代價。別人錯怪你,輸了理時,你當沒這回事似的,別人的心裡就會更加愧疚,必當尋機彌補才心安。
事事精明不見得能為你帶來好處,有時不妨“糊塗”點,反而對你更有幫助。尤其是在與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