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危險之中嗎?
漢代,大將軍竇憲娶妻,國內各地官員都去祝賀,因此漢中太守也想派人去,但部下李命勸道:“竇氏恣意橫行,他的危亡立即可見,您不交往也罷。”
可是,太守仍害怕不祝賀會招來禍患,因此李命便請命讓自己充當使者。他在路上故意拖延時間,結果還沒趕到便得知竇憲被誅殺的訊息。由此可見,從小識大、從已知識未知,可說是行事甚至保命的第一要訣。
在美國,有個有遠見的婦女做了件聰明的事情。某天,這個婦女突然取出自己在某銀行存了多年的所有存款,結果幾天之後,那家銀行就倒閉了。很多人都十分納悶她到底是怎樣預料到的。
後來,這個婦女說,在不久前的一次聚會上,她見到這家銀行的總經理。她發現這個總經理的服飾非常講究,連指甲都經過高階美容店精心修整,所以,她立即感到自己的存款有化為烏有的危險,因為一個事業心很強的男人是不會花費這麼多精力和錢財來修飾自己的。
由這個例子可知,從小處識人有多麼重要。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及一個人的本性,往往會透過自身的一些小習慣、言談舉止、表情等流露出來。
例如,那些快言快語、舉止敏捷、眼神鋒利、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情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那些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那些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人,一定要能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不過,僅是注意到一些小習慣是不夠的,領導者在識人時,還要能不為表象所迷惑,應仔細辨別外在表現與內在實質間的落差。
以下便是從小處識人的幾個要則:
一、輕易承諾他人要求的人,看起來似乎很爽快,其實往往不能實現自己的諾言,會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二、對什麼事都認為很簡單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能幹,但在真正做事時,卻沒辦法把事情辦好。
三、前進快速的人,看起來非常迅猛,其實來得快,退得也快,就像孟子所說的“其進銳者,其退速”,這種人做事時通常不能堅持到底。
四、處理事情習慣大聲吆喝的人,看起來似乎明察秋毫,其實那只是虛張聲勢,做事時反而會越弄越糟。
五、表面上對你唯唯諾諾的人,看來似乎忠誠可靠,但這種人反而會趁你不備時,從背後捅你一刀,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
懂得從小習慣瞭解一個人的內在特質,領導者才能發掘人才、知人善任;懂得從小地方、小事情判斷未來情勢,領導者才能防微杜漸、預防禍端。
所以,以小知大可說是領導者最需要培養的功夫,只有如此,領導者才能順利地推展他的事業與計劃。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由小見大是舉用人才的好方法
待人接物看似事小,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行,這為領導者提供了一個觀察人的好方法。
某位君主有一次對他的近臣說:“某個臣子對妻子十分冷淡,這實在很不應該。假使夫婦之間感情不和睦,並且有足夠的理由離婚,那他大可名正言順地和妻子離婚,否則就應該互敬互愛、白頭偕老,不但要同甘,更要能共苦。像這樣連對自己妻子都非常冷淡的人,對待別人更是可想而知,這種人絕對不可靠。”
這就是這位君主從某個臣子對待妻子的態度,推測他的本性和可能的處世態度,所使用的就是比較觀察法。
此外,在《韓非子》一書中,也收錄了極多類似的觀察法例項。像晉國重臣文子,有一次因為被某案牽連,於是匆忙逃命,在慌亂中逃到京師外的一個小鎮。這時,跟隨他逃亡的侍從說:“管理此鎮的官吏,曾出入大人的府邸,可視作親信,不如我們先到他家稍稍休息,等行李送到後再趕路好嗎?”
文子說:“不可,此人不可信賴。”
“為什麼呢?他曾追隨過大人啊!”
文子分析說:“嗯!此人知道我喜好音樂,即贈我名琴;知道我喜好珍寶,即贈我玉石。像這種不用忠告而以寶物博取我歡心的人,如果我前去投靠他,必定會被他抓去獻給君王,以博取君王的歡心。”
因此,文子不敢作停留,連行李都來不及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