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的老師之所以能在初次與學生見面後就叫出對方姓名,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奧妙,他們只是預先下了一種別人都不肯下的工夫,那就是拿學生的照片反覆辨認,把每個學生的面貌都印入自己的腦子裡,因此即便才剛見面不久,也能很自然地叫出對方的姓名,使對方不由得大吃一驚。
因此,你要熟記陌生人的姓名,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從照片上將相貌與姓名一齊熟記,這其實是容易辦到的事。
例如,有一張團體照片,你有意要熟記照片上每個人的名字,那相信每天只要多花十分鐘的時間,不到三五天就可以完全熟記了。
如果你沒有所遇見的人的照片,那麼依賴照片的辦法便無法應用了。這時你不妨利用彼此見面的機會,細細辨認一下他的身體有什麼特徵,比如身材特別高是個彪形大漢,還是身體細長像個電線杆,還是雙目明亮或細如鼠目,還是嘴巴特別大鼻子特別高,還是頭髮微禿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等等。
人都有特徵,有些人的特徵還不止一種,你只要把他的特徵當做新奇事物般仔細觀察,同時將那些特徵與他的姓名連在一起,並在短時間內一再反覆辨認,自然就能將名字熟記了。
不過須注意一點,在觀察、辨認時,態度必須自然,不要顯出正在觀察的神情,那會使對方不自在,若是雙目牢盯、端詳不已就相當失禮,尤其是對於女性,這種動作足以使對方侷促不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容貌美醜不代表才能高低
領導者識人不應以相貌為標準,這樣才能真正識別出下屬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是真正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以貌取人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大通病,這一點,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就有所認識:“不有祝 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祝 是衛國大夫,因能言善道而受到衛靈公重用;宋朝是宋國貴族,因長得漂亮受到衛靈公及夫人南子的寵愛。對於這種現象,孔子認為,要是一個人僅僅憑著能言善道或長相漂亮就得到君主的重用,那這個時代必有問題了。
荀子對這個問題也有相同看法,在《非相》篇中,他批判了唯心主義的識人術,指出以貌取人的荒謬。他說:“看一個人的外貌、體態,不如研究他的思想。”
荀子明確指出身材的高矮胖瘦、相貌的美醜,都不能決定一個人思想的好壞和能力的高低。他又舉例說,衛靈公有個臣子名叫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模樣非常古怪,然而卻“名動天下”;楚國官令尹孫叔敖的頭髮短又稀少,左手長、右手短,身材非常矮小,但仍“而以楚霸”;另外,“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但卻平定了白公勝之亂,“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著於後世”。
長得體面的當然也有,比如夏朝和商朝的兩個暴君夏桀和商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後世言惡,則必稽焉”。後人論起亡國之君,必會想起他們。
他們會遭到這樣的下場,顯然不是由於容貌不美造成的,而是由於他們才疏學淺、思想卑下、不懂選賢任能所致。由此可見,一個人有沒有才能與他的相貌無關,所以古語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這麼說:“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不能以此來評論一個人。”
領導者的識人學主張勿以貌取人,是因為以相貌取人容易識錯人、用錯人。事實上,其貌不揚的人當中有不少有才學的人,相貌出眾的人當中也有不少平庸之輩,人的才能與人的相貌之間根本沒有必然的關係。
所以,領導者識人不應以相貌為標準,這樣才能真正識別出下屬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是真正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觀察小習慣,避免大麻煩
懂得從小習慣瞭解一個人的內在特質,領導者才能發掘人才、知人善任;懂得從小地方、小事情判斷未來情勢,領導者才能防微杜漸、預防禍端。
道德修養是從微小之處逐漸鍛鍊形成的,各種禍患也是從微小的事物逐漸發展釀成的。禍與福在剛剛萌芽的時候,都是微小而不易察覺的,不過身為領導者就要能以小見大、從微小處識人,這樣才能瞭解一個人的本質,並事先預防禍患的產生。
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只看到近利而不去考慮未來,這樣因小失大不就是將自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