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年只有靠天吃飯。於潛縣農民每到年關就提心吊膽怕地主來抽田,受到抽田威脅的必須請客送禮,懇求地主加租才能免去抽田。農民說:“有肥料不能施在客田(即租田)裡。”
山區有著不利的自然條件,水旱災害經常使農民交不上租,富陽、於潛、新登等縣地主為了預防這一天災,普遍實行“預租制”,農民未種田之前先被徵收一年的租,年成壞時就以預租抵押,有時將預租變為高利貸,使農民受到雙重的剝削。
沒有預租的地區,地主將農民的欠租作為借款,按期徵收50%以上的利息,欠租二三年還不清的就乾脆押田。臨安縣新溪村佃貧農周願法曾對調查的人訴苦道:“地主周信甫有田700多畝,他的大谷倉裡每年收進幾十萬斤租子,農民納不上租的就寫下欠租票,來年1石還1石5鬥,還不上的就以利作本,下一年再還不上就把田押去,這樣的欠租票在周家有幾百斤啊”!
地主建築一個簡單的茅棚,將失去土地的農民束縛在山林裡,農民借居在這些茅棚裡一面替地主管山,一面依靠開山種雜糧。農民往往在極陡的坡度上用極簡單的勞作方法進行開墾。荒山被開出後,山水便急劇的衝下,昌化城區的一條河道就是這樣的逐年加寬,河兩岸的田地遭到極大的破壞。所開的荒地也大都在耕種三年之後即山瘦地薄,農民只得再另尋他處重新開墾。許多開山的農民就是這樣年年開新荒,年年拋舊荒,很難積下土地。新溪村佃貧農周類法,祖父一代就來開山,但到開國大土改前卻只有3分田。。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章 黑手高懸(14)
艱苦的經營使農民筋疲力盡,甚至冒了性命的危險為生活而掙扎。昌化縣昌北區農民在開山中曾經屢次發生滾山跌死的慘劇。農民開的荒山每年要向地主交納20%的雜糧租。不交租的給地主培植樹苗作報酬,農民拋荒之後養苗還山。由於封建的土地制度和原始的經營方式,使茅棚裡的人們不能做安家立業的長遠打算,他們沒有故鄉,大都經二三十年將附近的肥山開成瘦山之後便要尋山求食,終生吃盡遠徒流離之苦。
土改工作隊到昌化縣轉革鄉去訪問時,該鄉源頭裡(山谷名)有著8戶茅棚,他們來此開山已有20餘年,附近的荒山已經過輪番的開墾,當時大多已變成瘦山了,農民嘆息著說:“再開幾年就只好搬走了。”
貧窮使山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極為低下。山區便於畜牧,但農民普遍養不起耕畜,依靠租牛耕田。專門開山的農民生產工具則更為簡陋,多僅有一張钁頭一把鐮刀。因為近河近塘土質肥沃的大畈田、堰田大都被地主所佔有,農民只有山塢田(即山谷中間的田)和靠天田(即山坡上的田),他們無力開水塘,沒錢施肥料,因此產量有的低到一倍以下。生活的困苦使農民面黃肌瘦。分水和昌化等縣有的大山區裡農民經常須依靠葛根粉和野菜代替食品,攙以少量的玉米粉充飢。
地主奸商和高利貸者常利用青黃不接和山區的交通不便,向農民巧取豪奪,餘杭縣最嚴重的有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強購農民的產品,在昌化縣又有以100%的高利向農民實物貸放布、鹽等日用品。農民的日常用品簡陋到最低限度。昌化縣昌北區有的數月吃不到食鹽。建德縣山鶴鄉許多農民夜裡點燃油松木代替燈光。該鄉貧農餘樟雲活了40多歲沒穿過一雙新鞋,因為買不起新衣蓋不上棉被,冬天烤柴睡眠,夏天有時以棕皮遮身。
貧困和艱苦的勞作帶來了疾病和悲劇式的家庭生活。農村中極為普遍的流行著吸血蟲病,腿腫、腹脹。昌化縣西部有個別的鄉由於連年腹脹病的蔓延,使有些村莊的壯年男子即將死光(此病婦女不易傳染),剩下很多寡婦,因而許多田地荒蕪了。大山區裡傳染著惡性瘧疾,昌化縣東塢村就因此種疾病的傳染,兒童們多無法養大。土改工作隊進入該村時發現,許多孩子面色焦黃,身體孱弱,在該村幾乎找不到青年人。
山區裡曾極為普遍的演出了典妻、溺嬰、賣子等悲劇。野蠻的“典妻制”將婦女如同商品一樣出賣給有錢人“生孩子”。典期之內有的只准夫妻在年節相會一次。但典妻制度又有許多是出現在農民之間。昌化縣後營村僱農王柏順以10年的典期典進貧農朱梅女的妻子。許多農民因為極度貧困無力養家,被迫將妻子出典給半世討不起老婆的單身漢。溺嬰、賣子及典妻制度使不少的農民失去了家庭的幸福。有些父母被貧窮逼迫著連續殺死或丟棄幾個嬰兒,富陽城區有一貧苦農婦連生8個孩子,被丈夫溺死了3個。舊的封建制度使善良的父母忍痛割棄了自己兒女,人性受到極大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