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站、工廠和學校的售票員。
剩餘大約1400萬人在“有組織的”私人企業就職。其中,僅有100萬左右的人(大約佔印度勞動力總數的)在資訊科技、軟體部門、內勤處理部門以及呼叫中心服務。儘管印度的軟體業幫助印度人民重新樹立起了信心,並且使印度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中保持貿易收支平衡,但這個國家的軟體業沒有、也從不可能為它的勞動力大軍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外國企業也不可能僱用大量的印度勞動力,按照不同的定義,大概有100萬~200萬人為外國企業工作。其餘的人都在印度的私營企業就業。
理解印度的有組織企業和非組織企業之間的區別是理解印度經濟與眾不同之處的關鍵:印度經濟在充滿自信、欣欣向榮的同時,無法為它的大多數勞動力提供充分的就業崗位。按照西方的常識,人們普遍認為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印度人是靠出賣勞動力的體力勞動者,事實上恰恰相反,這1400萬在印度私企或外企中工作的人是屬於特權階級的那一小部分——他們是印度勞動力中的貴族。1983年,當印度抵制外國貨的時期步入尾聲時,在有組織的私營企業中工作的員工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是非組織性企業員工的6倍。到2000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9倍。19員工的收入差距也與此類似。這是一個充滿差別的世界,從一個世界進入到另一個世界,需要良好的教育、熟練的技能以及足夠的運氣。而這並不會經常發生。
如果印度要在新舊世界之間搭建一座橋樑,它就必須加大在製造業上的投資,為它的沒有技能或者只有少量技能的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從規模上說,印度的製造業遠遜於中國。2005年,在印度的正式製造業中就業的工人僅有700萬,而中國是1億。如果考慮到尼赫魯對工業的大量投資以及給予工業的諸多優先發展權,許多人會為60年後印度的製造業僱用如此少的人而迷惑不解。這是因為尼赫魯的策略在本質上是資本密集型的:它的目的在於開發印度的科技實力,而不是最大限度地解決就業問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印度的製造業相對疲軟或缺乏競爭力。如果按照質量而不是數量衡量,印度本土的私人制造業要比它們的中國同行給人的印象更深刻。從這種意義上說,印度站的位置要比人們所想象的高。只是它的大部分人口仍然處在最底層。
這種印度式的矛盾幾乎隨處可見。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東部恰爾肯德邦的乾淨整潔、企業雲集的詹謝普爾市,它位於印度內陸與喜瑪拉雅山區的尼泊爾接壤的邊界上。詹謝普爾是印度工業史的一座博物館,記錄了從20世紀初(遠在英國殖民者離開之前)民族主義開始盛行到21世紀初的印度工業歷史,電鍍的鋼鐵從這裡出口到中國,而汽車部件則出口到美國和日本。鋼鐵廠是由印度最大的私營企業塔塔集團的創始人吉姆舍提?塔塔建立的。在市中心保持得乾淨美麗的公園裡,人們可以看到在吉姆舍提?塔塔先生有鬍鬚的威嚴的塑像下面,四五代的塔塔員工都會去放上鮮花、稻米或者做朝拜,彷彿他仍然會感知到一樣。20這種景象讓人聯想起魯迪亞德?吉普林筆下那些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彼此路邊的神殿裡不偏不倚地”做禱告。但是這些人是值得這樣做的:對於窮人來說,塔塔集團的工作最值得擁有。有了這份工作,你就可以享受高質量的公司醫療保健,擁有乾淨的、可飲用自來水的房屋以及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但是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印度龐大的勞動力大軍(2)
和印度許多大型製造企業一樣,自1991年曼莫漢?辛格廢除工業許可體系、開闢了一個新的世界以來,塔塔的經營業績已經躍升到今天的世界水平,而它的薪水冊上的名單卻不斷減少。1991年,這個詹謝普爾的大型鋼鐵廠一年僅生產出100萬噸鋼鐵,卻僱用了萬名工人。但到了2005年,它一年的鋼產量是500萬噸,工人數量卻減少為萬。同一時期,它的銷售額從8億美元增加到40億美元。塔塔的一名執行經理說:“我們很可能將勞動力降到2萬人,並把生產量提高到1000萬噸。”
塔塔鋼鐵的傳奇——1991年以前,它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生產面向國內市場的低成本鋼鐵,而今天,它為日本最先進的汽車企業生產世界級的汽車鋼材——和許多其他成功的印度製造業一樣。1991年以前,塔塔儘可能在國內生產它所能生產的一切,因為在印度“進口替代”的政策下,進口備件或新的機器要歷經曲折磨難。自然,這樣會分散企業許多精力而不能專注於它所做的事,同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