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識不過是錯誤看法
另類歷史的觀念顯然不為直覺所接受,一切有趣的事情在那裡產生。首先,我們的本性並不善於瞭解機率,本書將一再討論這一點。在這裡,我只指出,研究大腦運作的科學家相信,數學上的真理對我們的心智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在檢驗隨機的結果時更是如此。大部分機率的結果完全違背直覺,我們會看到許多這類例子。新聞記者靠投合大眾的一般認知為生,既然如此又何必跟他們計較?我想起每一次公開討論市場問題,卻被像威爾之流的人以更動聽、更容易理解的論點羞辱,過了很久之後總是證明我是對的。我不否認,論點應該儘可能力求精簡。但是複雜的觀念沒辦法簡化成新聞媒體喜歡的表達方式時,人們就以為提出那些觀念的人本身也混淆不清。MBA知道事情應該力求清晰和簡單,所以造成5分鐘經理人抬頭。這種觀念或許適用於肥料工廠的經營計劃,卻不適合用來討論機率問題,因此我這一行有不少MBA在金融市場中炸燬的故事,因為他們根據所學,把必要的幾道步驟給省下了(MBA讀者請不要生氣。我本人也不幸擁有MBA學位)。
請不要把正確性和可理解性混為一談。一般認知較能接受可以馬上解釋清楚和“一言以蔽之”的事物,在許多領域中還將它當做是定律。我上法國公立小學時,學到了這句格言:
容易理解的事情,也容易表達清楚,
說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長大後我身為隨機性的實踐者,發現如詩般的格言竟然大謬不然,讀者可以想見我的失望之情。前人的智慧不見得正確,我必須費很大的勁,才能不被動聽的話牽著鼻子走。我提醒自己,愛因斯坦說過,常識不過是18歲以前學得的一大堆錯誤看法。此外,談話中、會議裡,尤其是新聞媒體上聽起來很有智慧的話,都是值得懷疑的。
展讀科學史,可以看到科學所證明的聰明事,初次發現時幾乎都被視為愚蠢瘋狂的舉措。若在1905年時向倫敦《泰晤士報》(Times)的記者解釋“一個人行進時,時間會變慢”的觀念,他們會有什麼反應?連諾貝爾獎委員會也沒有頒獎給愛因斯坦,表彰他在相對論上的洞見。向沒學過物理的人說,宇宙中有些地方時間根本不存在,他們能接受嗎?向肯尼解釋,雖然他的明星交易員替他賺了很多錢,我卻有充分的論據,讓他相信自己是個危險的笨蛋,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風險管理經理
企業界和金融機構最近創設了一個奇怪的職位,稱做風險管理經理(risk manager),負責監視組織不要玩俄羅斯轉盤玩得太過火。這些組織顯然被燒傷很多次,因此想找個人留意發生器,也就是製造盈虧的轉盤。雖然從事金融操作比較有趣,我有許多非常聰明的朋友,包括帕特里斯,卻被這種職位所吸引。重要且有趣的是,風險管理經理平均賺到的錢比交易員多,要是把被淘汰出局的交易員也算進來,他們的平均所得就更低了。不過風險管理經理的工作聽起來很奇怪,我們說過,現實生活中的發生器是看不到的。風險管理經理的力量相當有限,沒辦法阻止賺錢的交易員不冒風險,因為事後回顧,身邊總有威爾之類的人會指責他們使股東失去寶貴的賺錢機會。另一方面,假使交易員因操作不慎而炸燬,他們又得承擔責任。那麼,該怎麼辦?
於是他們玩弄起政治手腕,為了保護自己的飯碗,只好發出措辭模稜兩可的內部備忘錄,對冒險活動提出警告,但不能十分露骨地譴責那種行為。就像醫師常在兩類錯誤之間委決不下,一類是告訴病人他罹患癌症,事實上是誤報(false positive);另一類是告訴病人他很健康,其實是已經罹患癌症的漏報(false negative)。他們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他們那一行本質上無法同時避開這兩種錯誤率。我很久以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是同時兼任風險經理和本身操作業務的主管。
結束這一章之前,我要談我應付金融隨機現象的事業生涯中有個基本上的矛盾。依定義,我一定會和別人唱反調,因此我的風格與方法不太受歡迎也不容易理解,這是不足為奇之事。但是我的工作是為別人管理錢財,而且這個世界也不是隻有喋喋不休、不合邏輯又沒錢投資的新聞人員。因此我打從心裡希望一般投資人依舊是不瞭解隨機性的傻瓜,這樣我才能和他們作對,但仍有少數一些聰明人,覺得我使用的方法很有價值,願意拿錢到我這裡來投資。我承受的最大風險是操作得太成功,因為這表示我這一行即將消逝。這真是個奇怪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