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引人注目的職業群體、社會階層,中國白領曾劃過的絢麗、迷離的軌跡,但是白領階層的美好生活再也不會重來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就業歧視”緣何陰魂不散(1)
“要求:北京戶口,男,35歲以下,本科以上,黨員優先。附:不招河南人。”
這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王虹丹日前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冬季人才招聘大會上看到的一則招聘廣告,也是她自找工作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則招聘廣告。6條“要求”,分別指向戶口、性別、年齡、學歷、身份和地域的歧視。
“聽說還有更誇張的,有家IT公司竟然因為求職者姓裴,就說有‘賠’之嫌,連面試機會都沒給。酒量、身高、屬相,都可能導致失敗。”她苦笑著說,“要想過關斬將,就得做好心理準備,一連串的苦澀在等著你呢。”
從去年10月開始,王虹丹已經找了3個多月的工作。她老家在河南周口,在北京沒有任何親戚。“上個月,好不容易透過了一家公司的面試,可結果還是沒能競爭過擁有北京戶口的對手。”求職過程中遭遇到的漠視與刁難令22歲的王虹丹心寒。儘管早在進入大學之前,她就對畢業之後的就業困境有所瞭解,但當種種就業歧視真正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她依然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針對“河南人”的地域歧視,令她深感無奈。王虹丹對發生在2003年3月的一起案件印象深刻: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週一超參加嘉興市秀洲區公務員考試,因在體檢時被查出乙肝“小三陽”未被錄取,情緒失控之下殺死了在場的區人事勞動局一名工作人員。最終,週一超被法院判處死刑。王虹丹說,自己當年看到這一新聞時感觸還沒那麼深,畢竟自己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會感同身受。“現在不同了,我終於體會到了就業歧視的可怕。”
“更可怕的是,我們似乎已經成了‘溫水裡的青蛙’,像對逐漸升高的熱度失去警惕一樣,對歧視慢慢感到麻木。”王虹丹說,剛開始找工作時,光是“男生優先”這樣的規定都讓人氣憤不已,可3個月之後的今天,她已開始習慣各種歧視性規定。這種“坐以待斃”的感覺,令她感到恐懼。“但我們又能怎麼辦呢?去告那些單位?太不現實了。”她嘆息說。
就業歧視調查
我國的就業和職業中充滿各種歧視,而且是*裸的;歧視的名目繁多,有的竟然到了荒誕的地步;歧視不但存在於企業和私人僱用單位,而且在國家機關也相當嚴重。去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就中國就業歧視的現狀,在全國十大城市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表明,我國當前就業歧視的主要領域有民族、宗教、政治面貌、殘疾人、戶籍、性別、年齡、健康、外貌身高、性取向等十來種。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就業歧視行為。七成多的人認為在就業中受到歧視。在求職中受到拒絕的情況,比例最高的是因為殘疾。就業歧視普遍而嚴重。在公務員招錄中存在相當嚴重的歧視:戶籍、殘疾人和健康條件是公務員招聘中的三大歧視年。齡歧視和性別歧視也非常嚴重。歧視主要發生在複試階段。
在就業方面,殘疾人、艾滋病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最受歧視的三大群體,農民工的歧視排在第四位。農民工歧視主要有:工作和居住條件差高佔;第二是在工種安排(髒、重、粗)方面受到歧視,佔;第三是在報酬方面受到歧視,另外還有醫療和工傷保險等。但對於這種歧視,多數的農民工之會發發牢騷了事。調查發現,公眾在觀念上最嚴重的歧視是健康歧視。63%的被訪者表示不會招收艾滋病毒攜帶者,的人表示不會招收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人表示不會招收性病患者。大多數的人表示不會與艾滋病患者、性病患者、乙肝患者一同工作。 。。
“就業歧視”緣何陰魂不散(2)
而性別歧視是近年來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尤其表現在女大學生就業群體中。很多工作企業在招聘時明確規定,只招男性。要求長相端正、氣質優雅的,女性比男性百分比高。可見,女性的外貌氣質、學歷和公關能力女性在求職過程中成為要求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另外,有不少僱主對結婚和生育的女性存在歧視,有的要求不要已婚女性或要生過孩子的。調查發現有的單位沒有落實女性懷孕的權益。下面是曾經發生過的幾個就業歧視案例:
婚姻歧視案
某地水電工程局10名女工,集體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這些女工,有的兩情相篤,有的新婚燕爾,為什麼要一紙休夫呢?原來,水電局規定,合同制工人無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