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翻的牛奶哭泣。重新燃起奮發向上的火焰,為下一階段的人生之路做好規劃。
為落榜生雪中送炭理所應該,何況年年如此,歲歲同聲,那就是如何讓落榜生走出心理陰影,如何讓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落榜問題,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就不用再嚼舌了。我想說的是,受媒體的引導各界一直都在關懷著“落榜生”,而忽略了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其實除了關懷“落榜生”,更應該意識到高考過後,那些金榜題名的考生,其實也一樣需要關懷。以前常聽到這樣的事,由於高考中弟,有些學子們開始變得虛榮自私、驕傲自大、心胸狹隘等等,這些腐蝕心靈的毒瘤開始瘋狂滋長。
去年某考生,高考成績下來後,被某高校錄取,為了“意思”一下,竟然一天內花掉上萬元,家長也是樂昏了頭,不惜借債供孩子瀟灑,拿到錢的孩子自然不知道錢的來之不易,請來三朋四友出入於高檔場所,除了買東西贈給朋友,還為自己購置了名牌服裝,幾個毛頭小子和黃毛丫頭勾肩搭背地進娛樂城、酒吧、飯店,還包舞會,開快樂Party……家長給的錢一天內被花的毛幹爪淨。父母知道後已經晚了,眼看著東湊西借來的錢就這麼被糟蹋了,後悔莫及。後來開學了,該學生因為沒有學費而未能入學,據說後來還是藉助社會力量上的學,再往後情況如何,就沒有下文了。還有一考生,得知自己考中後一時得意忘形,請來同學到飯店吃喝玩樂,該考生席間免不了自滿自大 誇誇奇談,同學個個都美言附和,真可謂滿桌能言鳥,一片誇讚聲。如此一直到半夜三點,席間仍舊是觥籌交錯,並且慷慨以歌不絕於耳,沒想到嘹亮的歌聲招來幾個流氓,該考生等一幫人被流氓打出飯店,女同學被灌醉遭到凌辱,男同學遭到毒打。事後,同學的家長們都互相反目為仇,該考生在當地也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還沒有跨進大學校門,頭上就被人扣上了“流氓”的帽子。另有考生中榜,家長大擺宴席犒賞親朋,席間該考生興奮過度,竟然因為貪杯酒精中毒被送往醫院,後來檢查出來是胃出了大毛病,在醫院一住就是三個月,耽誤了上學。如此醜聞真是層出不窮,不勝列舉。
發榜後,那些高考成績好的同學情緒持續亢奮,終日沉溺於歡慶、送行的酒宴或電子遊戲與網路當中。所有這些都可能加劇考生心理及生理方面的疲勞。不少考生將人生目標只確定在能否考上大學,因此一旦榜上有名便認為大功告成,船到碼頭車到站,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於是,課本、參考書、筆記統統撕掉、燒掉、扔掉,取而代之的是電子遊戲機、遊樂專案、流行歌曲……結果是即使是上了大學,也難以適應大學生活。只要稍微留心就能發現,有相當一些金榜題名的考生,往往會滋生出自以為是的優越感,自命不凡,妄自尊大。這種心態是不足取的。
傳媒曾屢有披露,一些新生在跨進大學校門之後,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學習成績頻頻滑坡,甚至出現了心理障礙,既孤傲又脆弱,一心想出人頭地,遇到挫折則一敗塗地。這種現象的發生,根子都可以追溯到當初的“自我膨脹”。應當指出的是,這種“自我膨脹”與環境有極大的關係。一旦榜上有名,他們在旁人的眼裡,似乎就成了了不起的“功臣”,有了吃“特等飯”的資格,做家長的自己節衣縮食,卻不惜千金一擲,供他們“高消費”;人前人後,所聞皆是讚揚之聲,甚至連缺點也被說成了優點。有些考生所在母校,也在這裡邊推波助瀾,在校門口拉橫幅,上書“祝賀我校某某考生考進某某大學”、“熱烈慶賀我校某某考生獲得高分”等等,口號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在這樣一種眾星捧月、養尊處優的氛圍中,他們的“自我”又怎能不膨脹呢?此時我們的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讓孩子明白,成功了證明自己有能力,自己充滿自信,但不能自滿自負。在考場超常發揮後得到了好成績,這時候的驚喜或得意都在情理之中,但完不可得意忘形。要知道沒有正確的自我認識或盲目自大或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或者以為還能靠僥倖取勝,或者沒有自信或者盲目自卑,這些都很難面對大學的新環境、新變化。對此,新生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擺對自己的位置,把考入大學當作新的起點。
一味“錦上添花”,只怕會“捧殺”了孩子。在孩子金榜題名之後,對他們切實有用的倒是應該清醒冷靜地多給予一些提醒、指導與幫助,這更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身在職場,當摒棄“完美主義”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學僧到法堂求禪師指點迷津:“請問禪師,我時時打坐,唸經,無一而不盡心,我早起早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