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力是有限的。政治家們在沉默中故意忽略這些問題。結果,美國人性格中最為持久的元素(自覺性)一直不知去向。 txt小說上傳分享
結論 實力的極限:一個不願意承認的現實(2)
四年一次的總統就職儀式一再確認了這種傾向。在上天選定的時刻,在國會大廈前的臺階上,這個典禮成了“美國的早晨”。競選獲勝者已確定。剛剛宣誓就職的總統入主白宮,歡欣鼓舞地期望歷史很快恢復正確走向,這個國家將重新走上正軌。這些期望的確有動人之處,但也有令人難過的地方,就好像受到家庭暴力的妻子期望這一次丈夫會真正履行諾言,不再向她舉起拳頭一樣。
對於受虐待的妻子來說,依賴性肯定會讓她繼續遭受折磨。當她拒絕這種傾向並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改變才會真正開始。這樣的比喻也適用於美國人民。
對美國而言,在消費主義時代追求自由就包含一種依賴性,依賴進口商品、進口石油和信貸。不管承認與否,美國人民的第一慾望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他們獲得這些商品、石油和信貸。美國政府的首要目標是滿足這一慾望,部分透過在國內分配這些賞賜之物(國會在其中發揮領導作用),部分透過在國外追求帝國野心(主要是行政部門的職責)達到。
許多公眾人物(甚至總統)時常聲稱依賴性可能不是什麼好事情,但降低這種依賴性的有意義行動卻一直難得見到。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華盛頓權力的核心(首先是白宮和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高層官員)實際上受益於這種依賴性:它提供了地位、權力和特權的來源。設想一下,如果美國真的實現了能源獨立,對五角大樓會產生什麼影響:美國中央司令部會失去工作,中東及其周邊的數十個基地將被關閉,海軍第五艦隊將被遣散,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軍火合同將可能取消。
所以,美國政治階層並不是在解決依賴性問題,而是在刻意加劇這個問題。他們不是承認美國的實力不是無限的,而是尋求加速消耗這種實力的政策。“9?11”以來就是這種情況。
對鐵桿民族主義者和新保守主義者而言,承認這種極限意味著戰線的收縮或不可逆轉的衰落。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承認美國實力的極限是遏止近幾十年損失的前提,是維護美利堅合眾國建立以來數代人來之不易的成果的前提。繼續假裝美國無所不能只能加劇美國面對的問題。美國人忽視依賴性的意義,決策者繼續認為美國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管理世界,這種狀況持續越久,當賬單到期的時候,美國將下滑得越為急速。
另一方面,現實地認識這些極限會創造調整政策、補充資源甚至更新機制的機會。極限會讓美國重新思考古老的真理,推動創新思考,釋放創造能力。
以外交政策為例,萊因霍爾德?尼布林曾把治國的精髓描述為尋找“狹隘利益與全面利益、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的交會點”。這一表述抓住了啟蒙現實主義的核心。尼布林知道自我利益決定國家政策,睦鄰愛人適用於人際關係,不適用於國際政治。尼布林曾經評論道:“要求一個國家‘自我犧牲’不屬於道義責任的範疇。”可是尼布林也知道,當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協調一致時,一個國家才能更容易滿足自己的利益。
在冷戰的大部分時間裡,至少在處理與重要盟國的關係時,美國堅持了這一理念,儘管有許多不完美。在美國領導下,西方實現了有限、有條件但同時是真實、可貴的團結。雖然破壞盟國團結的事情經常出現,但美國及其夥伴修補了分歧(或同意保留不同意見),從來沒有讓爭論導致彼此徹底疏遠。許多因素促成了20世紀4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間西方團結的顯著永續性,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美國政治家願意嚴肅對待聯邦德國、日本和英國等同伴的關切。對付蘇聯的威脅是首要任務,但降低全面戰爭風險也是重要使命,這就是利益交會點,它成為盟國團結的基礎。在對待夥伴時,美國不只是發號施令,還與之協商談判。簡言之,美國之所以能夠領導西方,是因為它避免了濫用領導權。
結論 實力的極限:一個不願意承認的現實(3)
“9?11”之後,布什總統拋棄了這一做法。他確信美國實力無人能敵,對尋找交會點毫無興趣。相反,他開始發號施令。以前沒有哪位總統頑固堅持要求眾多他國政府“必須”做什麼。布什卻要求各國作出選擇:要麼站在美國一邊,要麼與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不共戴天。透過其自由議程,這位總統甚至發誓“清除邪惡世界”,聲稱他的政府有權懲惡揚善、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