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國家安全委員會起草的。
歷史學家長期以來視國安會68號檔案為戰後美國治國方略的基礎檔案。從我們現在的觀點看,的確如此,甚至更甚。國安會68號檔案讓我們感覺到戰後遵從“智囊”的傳統已被扭曲得不成樣子了。
兩個事件促使杜魯門1950年1月命令國務院和國防部對國家安全戰略進行緊急(當然也是秘密)評估。雖然這兩個事件不算小事,但尼采的主要貢獻是把它們吹得無限大,把它們當成徹底調整美國政策的基礎。在這件事情上,他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一件事是蘇聯於1949年8月試爆了一枚核彈。蘇聯的試驗沒有動搖美國的整體核優勢,也不意味著克里姆林宮擁有了一件可運載的武器。它的直接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突然失去絕對核壟斷地位讓美國人大吃一驚,掀起了美國集體潛意識深處早已存在的恐懼,即紐約和舊金山有朝一日會遭受廣島和長崎的命運。
第二件事是1949年10月1日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掌握了中國的最高權力。與蘇聯的核威脅相比,這件事並不出乎意料。美國官員早就預料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權會最終輸給共產黨人。可是,即便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測的,也不值得美國歡迎。從華盛頓的角度看,北京變紅是西方的重大挫折。即便如此,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依然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沒有威脅美國的能力。在北京,共產黨掌握了執政權力,但這個事實本身並沒有使中國成為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年後,美國處於其實力和影響力的巔峰。但是,國安會68號檔案稱,美國正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不僅這個共和國而且文明本身的毀滅”突然成為一種現實可能。其實,美國的制度“面臨歷史前所未有的更大威脅”。至少尼采1950年春是這樣描述美國面臨的形勢的。
這種世界末日意識表達了尼采對蘇聯及其意圖的認識。“在一種新的狂熱信仰推動下” ,克里姆林宮正在尋求“將其絕對權力強加給世界其他地方”。蘇聯以“壓倒性軍事力量”為後盾,透過“滲透和威脅”,試圖“將自由世界置於其統治之下”。國安會68號檔案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蘇聯的計劃是“完全顛覆和強行摧毀非蘇維埃國家的政府機器和社會結構,以服從和受制於克里姆林宮的機關和結構取而代之”。“持久的危機、衝突和擴張”是蘇聯政策的本質。所有這些都與美國的善意姿態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政策從本質上體現出“世界觀的寬容性,出發點的慷慨性和建設性,國際關係上不具貪婪性”。 。。
尼采、福里斯特爾、沃爾福威茨—沒有智慧的“智囊”(4)
這場競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自由對抗“卑鄙奴隸制度”的繼續。國安會68號檔案贊成“自由觀念是歷史上最具感染力的觀念”,並進而解釋說,蘇聯認為自由是“永恆且持久的威脅”。為了消除這種威脅,蘇聯領導人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發起了針對自由制度的進攻。國安會68號檔案敲響了警鐘,稱“蘇聯實際擁有的軍隊遠遠超過保衛國家領土的需要”。根據尼采的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際上已被嚴重損傷、尚未進入恢復階段的)蘇聯已經擁有明顯的力量優勢。而且,它正在日益“擴大其戰爭準備與自由世界疏於戰備的差距”。
要應對這一史無前例的威脅,尼采預言只有三種選擇:孤立主義;預防性戰爭(即對無法進行報復的國家首先進行核打擊);“更快提高”美國實力,特別是軍事力量。國安會68號檔案拒絕第一種選擇,認為那等於投降。它對第二種選擇不屑一顧,認為那樣“不得人心”,而且“在道義上具有腐蝕性”。這樣只剩下第三種選擇。尼采建議大幅度提高國防支出,重點放在加快氫彈的開發上;增加安全援助,訓練和裝備友好國家的軍隊;努力改善內部安全,提高情報蒐集能力;加大隱蔽行動力度,“煽動和支援蘇聯集團內部的*和起義”。國家安全應成為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所以國安會68號檔案呼籲抑制國內支出。它也主張增加稅收,獲得資助改善軍備所需的資源。實際上,“尼采主義”為美國政策永久軍國主義化開出了一劑藥方。
然而,增加軍事支出不一定意味著普通美國人要勒緊褲腰帶。國安會68號檔案提供了一種前景,認為“這一計劃的經濟效應是增加國民生產總值,增加額會超過用於更多軍事和外援目的的數額”。換言之,美國既能買得起大炮,也買得起黃油,而且其實,生產更多槍炮可能會帶來更多黃油。
對尼采來說,這是一個關鍵的賣點。高水平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