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起來市值也不過240億美元。”“要知道,買下沃爾瑪,這個做法對中國是有戰略意義的——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渠道問題可以解決很多,品牌和價值也可以提升很多。”項兵進一步解釋說。 項兵這個瘋狂、充滿創意的商業構想自然引發了很多爭論,但是基於現實的考慮,這種商業構想實現起來也許並不像他所說的那麼容易。在這場大討論中,我們當然可以找到中國代工企業的突圍之路,比如比亞迪。 比亞迪在代工鎳鎘電池領域站住腳後,王傳福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積極進入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鎳氫、鋰電池市場。透過開發鋰電池技術,比亞迪不僅擁有了和全球電池巨頭索尼、三洋等企業同臺競爭的機會,同時,它還得到了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大客戶的訂單,使比亞迪開始為全球知名企業代工。 得到像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大客戶的訂單只是王傳福帶領比亞迪走出的第一步,就像王傳福所說的,像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大客戶除了重視代工產品的品質外,同時他們還更重視企業技術發展的潛力。換句話說,他們在意的是代工企業能不能跟上自己的腳步。當自身完成產品升級時,如果代工企業不能在技術上及時作出相應提升,就不可能與這些大客戶長久合作。所以,為了追趕這些大客戶的步伐,比亞迪必須實現技術突圍。 一開始,比亞迪只是代工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鋰電池業務。但是,當摩托羅拉、諾基亞加大手機研發和生產力度,搶佔市場的時候,比亞迪並沒有“坐山觀虎鬥”,而是成為了雙方的合作伙伴,從手機電池領域延伸到手機組裝和設計環節。現在,像諾基亞這樣的客戶只需要提出要求,比亞迪就能提供出從設計方案到最終生產的一站式ODM服務。(ODM:原始裝置製造商,它可以為客戶提供產品研發、設計製造到後期服務的全部服務。客戶只需要向ODM服務商提供生產產品的功能、效能,甚至只需要提供一種構想。)對此,王傳福曾驕傲地說:“代工只是我們的一種服務,背後我們賣的是我們的零部件,賣我們的技術。” 而且,比亞迪作為全球電池市場中的後來者,要從電池巨頭手裡搶到訂單,必須要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突破。就像王傳福說的:“走別人的路再和別人競爭是沒法競爭的。關鍵是怎麼想,包括後面的汽車,你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打法,你憑什麼打贏?”王傳福的言外之意似乎在說,比亞迪之所以能成為全球電池大王,當然有自己獨特的後發優勢。 在成為全球電池大王后,王傳福並沒有滿足於此。因為王傳福清楚,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已經進入到品牌力的競爭時代,而自主品牌才是衡量自主創新的重要標準。他說:“為什麼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創新的重要標準呢?因為品牌競爭力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能否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主品牌,並使之成長為世界名牌,進而以此為基礎使企業成長為世界級公司,已成為衡量我國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否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努力創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主品牌並形成自主品牌體系,應該成為我國企業創新發展的目標。” 於是,王傳福帶領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當時,他的行為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但王傳福卻說:“當我發現比亞迪也有做汽車的市場機會時,我衝上去都嫌慢,我要撲過去。”王傳福的話,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是 “頭腦發熱”。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比亞迪就開創了自己的汽車品牌,實現了比亞迪從OEM到ODM再到OBM(原始品牌製造)的突圍。 2008年9月,當比亞迪首次從奇瑞手中奪過月度銷售冠軍的名號時,恐怕沒有人再質疑比亞迪的自主品牌之路了。此前,奇瑞一直霸佔著中國民族自主汽車品牌銷量的頭把交椅,而比亞迪在2008年9月,卻打破了奇瑞創造的不敗歷史,以23500輛的銷量首次超越奇瑞的17997輛。 同時,在品牌發展的路上,比亞迪也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獲得了最佳價效比車型、最佳新車大獎等獎項。巴菲特入股比亞迪,更加證明了比亞迪的品牌價值,就像王傳福所說的:“巴菲特的入股對比亞迪的品牌,尤其是在全球的品牌價值的提升非常重要。巴菲特的公司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而且它的投資也是長期的。有它的投資,比亞迪的電動車,包括新能源產品,在全美的銷售、品牌的價值當然就會提升了。” 從最初進入汽車自主製造的股市風波,到自主研發第一款車的夭折,再到F3的閃亮登場,再到後來巴菲特的巨資入股,而後到純電動車E6在底特律車展上的大放異彩,可以看出,比亞迪在創立自主品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從一個只有二十幾人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