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候。連楊瑞也很“識趣”發了罪己詔,夫妻二人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但到此時,韓健卻跑來這裡下跪,要知道之前楊瑞的罪己詔中,說明一切將會聽東王的吩咐,她已將自己為東王婦自居。
一眾將官跪地等候,楊瑞卻遲遲不出。韓健也不著急,而韓健身後的那些人心裡可就沒那麼沉得住氣。等了有近一個時辰,到日頭當空之時,楊瑞才一身便裝,抱著女兒緩緩從皇宮內苑走出來,這也是楊瑞第一次讓小公主見人。之前甚至小公主的生日和百歲都未曾張揚過,朝廷上下很多人甚至懷疑楊瑞的孩兒到底是否夭折,要知道天子有喜事的話,都會第一時間公告天下,但楊瑞卻一直“藏著掖著”。
“參見陛下。”韓健朗聲道。
聽到韓健的話,身後的大臣才跟著附聲。楊瑞一臉沉色走到韓健面前,一手抱著女兒,另隻手將韓健扶起,用很複雜的目光看著韓健道:“東王既為我夫,何須行禮?是妾身該為夫行禮才是。”
說著斂身一禮。倒真如平常堂前的婦人一般。但這一幕卻很少有人能看到,因為其餘的大臣都跪在地上,沒有敢抬頭正視韓健和楊瑞這對夫妻的。
等楊瑞行禮之後。才擺手道:“諸卿家平身說話!”
“謝陛下!”所有大臣這才起身,不過都還是不敢抬頭與楊瑞平視。
楊瑞仍舊抱著孩兒。也沒有進燁安閣的意思,卻是看著在場的大臣道:“妾自登基,已二十載。凡過往朝野之事,有功有過,朝野生平十幾載,卻傾覆一夕。如今奸佞已除,百廢待舉,然妾不過女流之輩終當不得大事。曾有東王輔佐朝政。天下安平,如今要與外夷一戰,更當朝野上下齊心之時。妾思慮良久,終當不得大任,當審時度勢退位讓賢,今後與眾卿共輔助朝野安定,令外夷臣服四海來朝,方為妾之本任。諸卿家也當盡心輔佐新主,不可有悖!”
楊瑞一語令在場之人無不譁然。
以往就算有“禪位”,那絕對也是在權臣逼迫之下。皇帝不得已而為之。但現在楊瑞卻是主動出來說要讓位給東王韓健,之前朝野上下雖然都已經有所準備,但在聽到楊瑞一番話後仍是一片震駭。皇室說變就變。如今連楊瑞都如此當眾表明態度,似乎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以後皇室不再是楊氏而是“韓氏”。
在場之人無人敢在此時發言,只有韓健行禮道:“陛下請三思。”
韓健仍舊稱楊瑞為“陛下”,其實韓健自己也沒料到楊瑞會這麼直接在百官面前表示要退位讓賢,若說之前楊瑞是委曲求全的話,現在楊瑞的委曲求全在他看來是有些過了。讓一個帝王當著大臣的面去說要退位,就算楊瑞原本心裡是接受的,可她還是要邁出這艱難的一步。若是她真的要退位。應該躲在深宮之中也好過於讓她出來見人。所有的事只要一道御旨下來,韓健登基就是很穩的事。何須她親自出來把話說出,讓她心裡再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一次?
楊瑞對韓健一笑。卻是在韓健面前盈盈拜倒,韓健想去扶,但楊瑞卻使了千斤墜,這也是楊瑞少有在韓健面前用武功的一次。這在外臣看來,就是楊瑞刻意拜倒,而韓健扶不起來,那也就是說韓健在心裡也預設了楊瑞的下拜。
“妾問君安。”楊瑞口中說著,在場的文官武將見狀,彷彿也明白了什麼,皆都下拜。
但此時他們對韓健的稱呼,已經不再是東王,而是“陛下”。
韓健突然感覺自己被推上高位,這一刻他之前都未曾準備過。他想的是盡心幫助楊瑞打理好朝政,等兒女成長之後他便可得清閒。但如今卻是要讓他登上帝位,那將來他就是天下之主,天下大事皆會出自他一人之口而不須與任何人商議。原本的帝王楊瑞,也將成為他的妃子,而顧欣兒和楊蓯兒等女,也不用再住在東王府,也會直接遷居到皇宮裡來。
“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重,繼承大統!”寧原最先開口擁立,而寧原的派系如今已經是朝廷中最大的派系,他想以自己的擁戴之功而取代顧唯潘成為一朝首輔。畢竟以之前顧唯潘一直未曾露面,說明他在心中是不支援今日東王府對朝廷大臣清剿的,寧原感覺自己可以再次成為朝廷首輔,自然要表現出他的積極擁戴一面。
韓健此時騎虎難下,雖然眼前太多人是為勢所屈,並非真心實意擁戴他繼承帝位。可眼下情勢已經如此,他已經推辭不得,令一個皇帝都在他面前下跪稱妾,就算讓楊瑞將來再為皇帝,她還有什麼威儀能令大臣信從?可他根本就沒想過自己當皇帝是怎樣的狀況,而且將來他將楊瑞的帝位給奪了,就算今天楊瑞是臣服的,可將來他們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