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孫老爺的一聲喊,整個關隘內登時一片混亂,還在帳篷裡休息計程車兵被人從睡夢中推醒,拿起武器便要登上牆頭遠遠可見月光下的騎兵正在往關隘的方向而來,士兵們很清楚周圍四五十里內也僅僅有這一處關隘,騎兵既然來就不可能為別的地方。

“好像是大股的蠻子,這下可壞哩,鮮卑蠻子這麼來肯定北邊是出事了。”孫老爺手裡拿著的是長矛,但真正與這樣的突擊而來的騎兵交戰,長矛一般是不會起作用的。鮮卑人不會拿著雲梯要強行爬上城頭,鮮卑人只會在馬背上作戰,他們要攻下這些小的要隘,要麼是找地方的百姓當作人牆堆在前面,讓城頭上計程車兵不敢下手,然後再找圓木去撞門,這種小的要隘看似劍士,但也經不起折騰,尤其還沒有護城河等其他可以阻礙的東西,關隘地方也不大,裡面就算準備石頭能往下砸也不會太多。鮮卑人這幾個月來為了攻這種小的要隘早就有很多經驗。

隨著騎兵一點點靠近,城頭上立著的三十多名士兵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來的騎兵實在太多了,以往他們最多是見過小的鮮卑騎兵隊,都是巡邏或者是刺探情報的那種。就算之前經歷的那次很慘烈的戰鬥,鮮卑人也不過是來了七八十人,加上有百十人被捉來當人牆的地方百姓。這次遠遠看去,黑壓壓的全都是騎兵,少說也有幾百人,甚至是更多。

“孫老爺,你看這可怎麼辦?看樣子來的人太多,但怎麼不是從北邊來,而是從東邊來?”之前說話還挺輕鬆的江都少年兵握著弓箭的手都在發抖。在事關生死的時候,說不緊張都是騙人的。來一隊鮮卑人還有的打,來百十個也能拼。可來這麼多拼到什麼樣也是個死。

“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孫老爺嘆了一句,這時候要隘裡的統領和副統領開始督戰。同時也是在鼓勵將士們拼命。但說這些話已經意義不大,士兵就算不拼也沒辦法,若是魏朝人內戰或者就算跟齊朝人打仗都是可以投降的,但跟鮮卑蠻子就是宿敵,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沒有別的路可走,不死拼也要死拼到底。遠遠的黑壓壓的騎兵已經靠近過來,但這路騎兵行進速度很緩慢。由於太遠也根本看不清旗幟上的東西,不知道是鮮卑哪路人的人馬。卻在此時有先頭的騎兵隊伍過來,城頭上計程車兵緊張起來,很可能是鮮卑人派來提前查探情況的斥候,緊接著就可能是狂風暴雨一樣的進攻。

先頭的騎兵已經過來,數量不多大約有二三十騎,手頭上好像在揮舞什麼東西。孫老爺對旁邊計程車兵喊道:“瓜娃子們,準備好把來人射成篩子!”雖然孫老爺不是個官,但在整個關隘裡他的資歷最老,在東王軍中是很講究資歷的。老兵帶新兵也是規矩,除了正統領和副統領二人,平日裡孫老爺就好像關隘內的第三把手一樣。他說的話旁邊的年輕士兵都是聽的。隨著他的聲音喊起來,城頭上計程車兵也都從城垛後舉起了弓箭,準備射向靠近而來的騎兵。

先頭的騎兵終於靠近了城頭二百步以內,這距離基本已經到弓箭射程範圍。但士兵沒有馬上射箭,畢竟關隘內的箭矢根本就不多,之前就形成的定規,沒到城頭下百步有一定的準頭是不能空放箭的,箭矢經不起無謂的損失。可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同,來的兵馬實在太多。就算把城頭上的箭全都射出去也是杯水車薪狩宋最新章節。也許是太緊張,孫老爺旁邊的少年兵卻是一箭射出去。卻沒射到人,但遠處的騎兵已經停下來。手上舉起火把,在揮舞著火把傳遞什麼訊號。

“是自己人,別放箭!”城頭上的統領突然高喊起來,同時城頭也開始回應。城頭上計程車兵登時高呼起來,來的不是鮮卑人而是馳援的兵馬,那說明苦日子可能到頭了。很快那些先頭的騎兵開始撤去,旁邊計程車兵已經嚷嚷著要下去開門了。

孫老爺緊忙道:“這些瓜娃子的,你們就不怕這是蠻子設好的圈套?這麼多人馬,他們不想損失,就學咱的辦法傳遞訊息,知道咱晚上烽火傳不出去,要是給他們開了城門,他們不費一兵一卒就殺進來,有的你們哭的時候!”

孫老爺的話好像一盆冷水潑在所有人臉上,連剛才跟著一起歡呼的統領和副統領也登時僵在當場。他們也是從大悲大喜的轉變中有些衝昏了頭腦,竟然忘記了來人可能是鮮卑人假冒魏朝兵馬的可能性。統領道:“還是孫老爺想的周全,一會人來了也不許開門,他們要是敢硬來,弓箭伺候!”一句話令那些想下去開門計程車兵也趕進回到崗位上,仍舊如大敵當前不敢有任何懈怠。

很快大批的兵馬靠近過來,但走在前面的還是那些前來傳遞訊息的前哨騎兵,這些騎兵飛速過來,已經到城頭遠處不到四五十步的地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

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

貓寬
關於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關於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首先恭喜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你成為了新一任的魔王……不,或許該默哀才是,因為這代表你這輩子沒指望了,會死得很慘很慘!』---引述自第三任魔王遺留日記開頭。無頭騎士(痴女):「魔王大人,您今夜需要屬下侍寢嗎?」人馬(正義廚):「主君,請端正您的言行舉止,您象徵著魔王城的對外形象。」天使(醬油黨):「吾餓了。」許墨(魔王):「不好意思,我手下的腦袋好
歷史 連載 17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