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猜鎮南侯黃仕琅的目的。
楊洛川逃出洛陽的事,只是在城內有小範圍的訊息,外界尚且不知。西王府、鮮卑人以及南齊人是否調查得知,韓健也沒得到確切的訊息,他現在只是作出一副堅守洛陽的姿態,一邊又按兵不動,一邊又不調兵回援,這就會讓那些對洛陽別有用心之人以為,這次豫州兵馬到洛陽城下,不過是與他演的一齣戲,名義上是豫州兵馬有取洛陽之意,但實際上這是一路調集來守洛陽的“奇兵”。
西進的兵馬,在二月中旬打了幾場不大的戰事,近乎都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幾座原本就屬於朝廷的州縣。西王府方面沒有派出主力兵馬前來防備,整個關中以西的地區,也處於不設防的狀態下,零星的抵抗也主要來自於那些朝秦暮楚原本是朝廷委派之臣後來投降了西王府的地方將官,怕被朝廷報復,所以才加以抵抗。雖然這路兵馬好像顯得不堪一擊,但那是相對於久經戰陣的兵馬來說,楊曦再無能,領兵的還有韓昭氏和韓崔氏這樣有帶兵經驗有威望的兩位東王府的郡王妃。兵馬一路西進,韓健算算日子,照這麼下去,三月初,兵馬便可以抵達關中幾座關口之下。
韓健不急,朝廷那邊也不急。從楊瑞稱病不出,還說不願再見到韓健開始,韓健也不再例行進宮去給楊瑞彙報戰事,楊瑞也在安心養胎之中。朝廷大臣一來見不到楊瑞,二來與東王府這面又無法溝通,有什麼事也只能透過顧唯潘一人前後通傳。而顧唯潘又是中庸派的代表,他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朝廷中人發現對於洛陽形勢無絲毫助益,乾脆都選擇了沉默不發聲。有的還乾脆稱病或者是請辭,這樣就算洛陽主家有變,也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就好像當初韓健攻下洛陽而沒有進行大清洗一樣,洛陽這些官位顯赫之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就算楊洛川當了皇帝,在初時還是要倚重於他們來安定朝政,只要別是太出頭的,都不該有太大問題。
而東王府這面則有些人覺得自危,畢竟南王府與東王府之間素來有些仇怨,而且楊洛川被困在洛陽之時受到的待遇又很差,難保楊洛川不會為了徹底拿下整個北方而對江都體系的人大開殺戒。
二月十九,洛陽周邊在平定了幾天之後,終於有個大訊息傳到了洛陽。
一石激起千層浪。
蘇廷夏帶著十二萬出征渤海的兵馬,撤回到關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