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解決農民看病難,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利用廣播電視、宣傳單、標語等形式,讓農民群眾明白相關政策。同時,開展農村藥品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對新農合基金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定期公佈收支賬目,確保基金公正、公開、有效地用在農民防病、治病上。民政部門還撥出救助資金,代繳農村五保戶、軍烈屬和貧困家庭參合費用。
探討篇:公立醫院必須維持公益性質
——訪時任衛生部部長高強
作為主管國家衛生工作的政府部門,如何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衛生部部長高強。
高強說,造成農民“看病難”“看病貴”,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農村和社群衛生髮展嚴重滯後,裝置條件較差,服務水平不高,難以滿足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二是群眾對基層醫院缺乏信任,患一般病也到大醫院就診,優質醫療資源供不應求。
目前,公立醫院佔醫院總數的96%。公立醫院必須維持公益性質,必須注重維護群眾利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公立醫院靠醫療服務“創收”的機制應逐步改變。主要措施是:要加大政府投入,規範醫療機構收支管理,最理想的辦法是實行收支兩條線。支出由政府有關部門核定,財政預算安排;收入上繳政府有關部門,切斷醫療服務收費與醫務人員收入的聯絡。
但改變“創收”機制不是要恢復吃“大鍋飯”,而是要規範管理。醫務人員的全部精力應用於救死扶傷,治病救人,而不能搞“創收”。政府有關部門應按照較高標準確定醫院工作人員的工資總額,實行總額控制,由醫院內部制定科學規範的激勵機制,調動醫護人員積極性。引入市場機制的前提是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部分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金進行改制改造,但不是甩包袱。政府應集中財力,加大投入,轉變公立醫院的執行機制,使之成為忠實為群眾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
公立醫院對危重病人和需要緊急救助的病人,應堅持“先救治後結算”的原則,不允許見死不救。實行醫療救治並不是免費治療,病人中屬於救助物件的,醫療費用應透過民政部門救助經費解決;不屬於救助物件的,透過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醫療救助資金或社會捐助資金解決。地方財政應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援,醫療機構也要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實施積極救助。
公立醫院開辦特需醫療服務的目的是滿足群眾的不同醫療服務需求,但不能太多。對此,要清理和規範。用於特需醫療服務的病床不得超過醫院床位總數的10%,不能影響基本醫療服務供給,所得收入除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外,應建立醫療救助基金,用於幫助解決部分特困人群的困難。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探討篇:確保農民用藥安全有效
——訪時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
在我國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近年來假劣藥品問題突出,一些製假窩點銷售渠道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轉移。一些偏遠農村藥品經營單位和醫療機構進藥渠道仍然混亂,質量難以保證,這對農民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村藥品的安全問題。截至2005年年底,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藥品監督網,並實現了藥品連鎖配送。各地堅持兩網建設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相結合,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有的地方依託農村三級醫療服務和計生網路構建農村藥品供應網路;有的地方引導藥品連鎖經營向農村發展和延伸。農村藥品市場秩序有所好轉,農民用藥安全狀況有所改善。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農村情況相差很大,在沒有額外專項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兩網”建設工作難度非常大。但是,透過“兩網”建設,可以減少流通環節,保證藥品質量,降低藥品價格,保證農民用藥安全有效、價格合理、購藥方便,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今後要注重發揮現有農村醫療衛生資源作用,實現“兩網”建設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有機結合,探索保障農民用藥安全的有效途徑。重點開展兩網示範縣建設,其標準是:把“兩網”建設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藥品監管網組織構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藥品供應渠道和醫療機構藥房管理規範;實現“兩網”建設基本覆蓋轄區內行政村、無重大假劣藥品案件的目標,確保農民用藥安全有效、方便及時。今年則要強化基層監管部門責任和監督檢查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依法監督、執法到位、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