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失了氣勢。左右為難。南洋的局勢他放不下手去,畢竟本國人民被綁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荷蘭人是死活不肯把這些廉價又好使的勞動力還回來的。兩國在印尼那一片群島上各據一半,來回折騰著。年羹堯正等著中央給軍火。
年羹堯需要戰爭,而且必須打下去,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拖更多的人下水。他寧可自己少撈一點油水,也要讓京裡的人嚐到甜頭,知道這場戰爭打下來的益處。用事實告訴皇帝,打了南洋,你是開拓之君,也會使國庫豐盈。告訴大臣,南洋油水很足!
僵持之際,他還想盡辦法把好東西往京裡運。諸王大臣裡很有一些被實惠打動了的人,不管對年羹堯的看法如何,對南洋都是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拿下來。與此同時,他們還有一個更大膽的建議:移民實邊。
咳咳,且不說爪哇算不算天朝的“邊”,就算要移民過去,也得把地方安定了下來啊!
提議者卻另有觀點:移民過去,咱們的人多了,那地方自然就穩定了。他們在那裡耕種,連後勤補給都有了。至於移什麼樣的民過去,咱們可以制定優惠政策的。
比如“凡在賤籍者,過去耕種了,不但開墾的荒地歸自己,還可以除賤籍,歸為良民。”
又比如“凡二十丁抽一丁攜家南下,免賦,其在中土之親族,再免一頃之田賦。於南下之民中擇其官長。”
都是誘之以利。
這兩項都是制定者很體恤民情的規定了,按照慣例,卻是根本沒有徵求廣大人民群眾意見的。國家不需要向人民作過多解釋,就是這個時代的國情。
這是脅之以威,因為你去不去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國家說了算。
頭一條,都是賤籍,也沒什麼人會為他們說話,去了也就去了。後一項卻是厲害,他利用的是族權。這個年代,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無不與宗族息息相關。一個人想賣田產,宗族有優待購買權,族產祭田即便抄家都不用罰沒。二十個人裡出一個,餘下的十九個人就是受益者。族長幹不幹呢?族人們支援不支援呢?
一船一船的人被拉到了南洋,慢慢地定居了下來。萬事俱備,只欠著西洋技術這一道東風了。
壞就壞在這道東風上頭了。
朝廷不得不接受歐洲友好鄰邦的“建議”,凡在公文行文之中,不得以“夷狄”稱之。又允許英國人在廣州、寧波、廈門三地通商,也同意協定稅率。不過由於胤礽心裡不舒服,朝廷上下心裡都不舒服,在協定稅率的時候,他們授意,讓商人去談判,砍價砍得血肉橫飛。
終於一切飛快地談妥了,雙方都以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們給的圖紙,不是最好的。”
朝廷還是有一些專家的,不會造,倒是會看。至少,與朝廷交手的艦船長得不是這個樣子,看起來比這個尺寸要大,而且火力配置也猛得多。
這些洋人是靠不住的!刻意保持禮儀之幫風度的地群人被扇了一記耳光,從此務實了許多。
兩相比較之下,倒是本國人民顯得面目可愛得多了。許多事情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改變著。
這些都是後話了,當務之急卻是造出先進的艦船、火炮來。胤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東南沿海已經不是可有可無,在與西洋諸國的接觸中,他明顯地感受到了壓力。一架地球儀被擺進了乾清宮的東暖閣,他得了空就要看上一看,世界如此之大,我們並非中心。
這個時候,中國與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差距也沒有那麼大,甚至可以說,我們並不算是全面落後的,現在醒悟來開眼看世界,還是非常及時的。
————————————我是五年之後的分割線表打————————————
荷蘭在歐洲承受著英國的巨大壓力,又由於補給線過長,終於在南洋一潰千里,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大跌。
年羹堯終於可以鬆下一口氣了,他是首倡此事的元兇,卻因為一時沒有接替他的人手而留下來看到了最終的結果。仗既然打勝了,他也就得了一個不升不降的結果,只不過被換了一個地方做官而已。
兩廣、南洋,這片可以預見肥得流油的地方,從此和他說再見了。他本人被調到了關外,榮任盛京將軍。
南洋一片豐袤的土地,五年開發過後,卻出現了一個大問題:缺人。
土著們在年羹堯手下可不好過,看不順眼就殺殺砍砍的,就沒剩下什麼人——荷蘭人補給線太長,人手不足用,當然要招募土著。年羹堯本身著急上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