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巍骯�簿指本殖ぁ薄2瘓眉礎∩�巍骯�野踩�殖ぁ薄�1962 年 11 月,出任“警總”第三任“總司令”。 陳大慶接掌“警總”後,可謂是“警總”“交替”時代的來臨。因陳大 慶以“情治”發跡,特別瞭解“情治”工作的特性。所以,他非常重視情報 的蒐集,同時,他對“警總”內部的人事安排、編列的改革、權力的行使、 布建方式的改變等,均做了重大的調整,從此奠定“警總”對外行使職權的模式。
陳大慶任內,適逢臺灣度過了危險的十年,政治、經濟局面均面臨起步 的階段,臺灣一切尚屬承平, 50 年代大整肅甫告結束,政治分歧分子於雷 震案後個個噤若寒蟬;因此,陳大慶在其任內的工作重點,即是大肆修繕“牢 房”、整頓職訓總隊的管理,並加強對內的鉗制,將“警總”權力的觸鬚廣 泛地伸入校園、學術界、文化界、娛樂界。
陳大慶為“隔絕中共對臺的滲透”,他非常重視出入境管制的工作,他 曾多次“上山下海”,到臺灣各地海防、山防檢查哨巡視,對於機場、港口 的管制作業,均有詳細的規劃。
他藉行使職權之便,對校園、文教界、學術界、新聞界、娛樂界展開史 無前例的“嚴厲控制”,使臺灣的學術界從此進入了黑暗年代,使一般知識 分子對政治視為可怕的“黑箱”。這期間,對徐復觀的監視,對許倬雲的管 束,對“中研院”的鉗制、對彭明敏看管等,均由陳大慶一手製造。尤其在 “彭明敏事件”發生後,所受株連的學者不計其數。
在他“刀劍之下”的手段下,先後威迫殷海光、徐復觀、許倬雲、郭廷 以、李萬居等人的手段,至今仍令人難忘。尤其是在他默許下,“警總”的 政戰勢力,涉足了民間政治和文人的活動,造成社會與臺灣當局的怨隙逐漸 加深,使臺灣的外在形象與學術發展蒙受許多不利的傷害。追本溯源,這些 怨隙的存在,固然國民黨需要負責,但陳大慶也難辭其咎。
當陳大慶一手挑起“彭明敏事件”後,引起美國的嚴重關切,故陳大慶 為表示對“彭案”的負責,不得不去職,轉任臺灣“陸軍總司令”,結束他 長達 20 多年的情治生涯。隨後,他又接替黃傑先後出任臺灣省主席、“國防 部長”、並晉升“一級上將”,就任臺灣“國防部長”未及一年溘然長逝。第四任“總司令”劉玉章:“警總”蕭規曹隨時代 陳大慶之後,蔣介石拔擢忠貞戰將劉玉章接掌“警總”。劉玉章,號稱“劉光頭”,出身黃埔四期,征戰南北。他出任“總司令”,出乎許多將領的預料。一般認為,劉玉章所訓練出來的 52 軍,雖稱“情治軍”,但劉玉章 本人井非是“警備總司令”的適當人選。故而,劉玉章上臺後,一切秉承陳 大慶時代的“舊制”,使“警總”進入了“蕭規曹隨”的時代。
劉五章雖秉承舊制行使職權,但“警總”依據“意識形態,,處理問題的心態,頗有欲罷不能的趨勢。在劉玉章任內因文學而入獄的事件層出不窮。 如“民主臺灣聯盟事件”、1969 年的“柏楊案”、 1970 年的“彭明敏潛逃 事件”等,均在此時期發生。
以“柏楊事件”而言,柏楊翻譯《大力水手》,行諸報刊後,“警總”
竟以“影射方式、攻訐政策、侮辱元首、動搖國本”等莫須有罪名將柏楊系 獄,關了 9 年多。 1970 年 1 月,彭明敏在“有心人士”的協助下潛逃出臺;2 月臺東“泰源監獄”又發生暴動;劉玉章為這些事,曾向蔣介石“自請處分”,但為當局不予議處,並加官晉爵,直升“陸軍一級上將”,成為國民 黨的第一位“四星上將”的“總司令”。然劉玉章為對彭案負責,一再重申 “前議”,終為蔣介石接受,結束他的戎馬一生。
劉玉章之後,臺陸軍將領皆認為陸戰隊司令羅友倫將是“警備總司令” 的最佳人選。不料,命令釋出後,竟是“陸軍副總司令”尹俊接掌“警總”。 據瞭解:蔣介石之所以舍羅友倫而就尹俊,與羅友倫做事獨斷的個性有關。第五任“總司令”尹俊:“警總”胡混保守時代 尹俊出身黃埔六期,是所謂“古寧頭戰役”的英雄。 1957 年“五·二四事件”後,接替劉煒出任“憲兵司令”,爾後調任“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他與蔣氏父子都有交情,也是一位典型的舊式軍人。
尹俊在 1970 年擔任“警備總司令”,上任後,正逢國民黨外交局勢逆境, 進而影響內部的穩定。同時,蔣介石年事已高,臥病在床,所有的“軍國” 大計,均交由蔣經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