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決策層,他下定決心在南洋走政治路線進入高層。而不是商業路線成為僅僅在自己產業內部有發言權的新貴族。他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成為一個南洋地方的實權官員,第二步透過飛速的發展獲得政績成為大區總督級別的省部級高官,第三部在進入國內擔任競選上位的職業政客——參議院議員。
南洋被劃分為四個總督區。呂宋總督區、渤泥總督區、香料群島總督區、新大陸總督區。穿越眾為了更好地管理南洋併入的諸多區域。將後世菲律賓和關島、帛琉、馬里亞納群島全部劃到呂宋總督區,協議買下了室利佛逝在婆羅洲的地盤之後,將整個婆羅洲劃為渤泥總督區。剩下來的所有東南亞無主權國家實際佔領的島嶼包括巨大的伊裡安島都劃到香料群島總督區。後世的整個澳大利亞包括南太平洋諸島都劃為新大陸總督區(地區上空白的區域屬於為探索地區如果發現新的陸地和島嶼需要在帝國地理學會遞交詳細資料才能加印在地圖上。穿越眾已知但是未公開的圖冊內早已安排好了)。
各個行政區按照人口、城市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參議院(參政議事會改稱為參議院)議員席位,過20萬的大城市一個席位,每個省、自治區、直轄海外領地、殖民總督區每一百萬人口一個席位,不足百萬的最少一個。這群人才是這個國家的實權人物,擁有最高的立法權和決策權。參議院下屬的各個委員會屬於技術部門,對每個相關自己職權範圍的議案複議審批投票決定是否透過。議員可以是省級以上官員、不論世襲還是減等、終身伯爵以上等級的貴族、全國級別的重要行業協會的副會長以上級別的商人或帝國學術大會成員。
這四種身份雖然都可以成為參議員。有的人還身兼幾種身份,但是按照每十年改選三分之一的規矩。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在成百上千的高階官員和貴族中脫穎而出成為議員,殖民地總督肯定是議員,但是一年也回國不了幾次,遠離中央的結果就是不可能成為常年在中央工作的各個實權委員會做事的常務議員,在帝國的影響力自然遠遠比不上中央的大佬們。
實際上選誰當議員的權利一直都掌握在最高委員會的15個穿越眾身上,他們雖然常年不在中央,而是在各自沉迷的領域搞教學、科研、管理、經營,但是這項最高的權力始終緊緊抓在手裡。皇帝只是傀儡,每次開會的時候最多也就坐在大廳的寶座上面充當聽眾,一年也去不了參議院幾次,每次去都是應個景兒。只要召開國務會議和重要決策會議,穿越眾絕對是一票否決,雖然不是每次都有穿越眾參與投票,但是有一個在會場坐著,會議核心就是圍繞著他強調的問題。各個政府部門的高官和新貴族都是其門下的學生及其學生親屬或者合作伙伴的家族政治精英,在這種權利結構下要想大權獨攬簡直就是自殺。
張俊同學最大的希望也就是混到一個實權委員會常委議員噹噹就退休養老,這可是相當於前宋正三品的級別了。穿越眾可以說是大權在握,但是集體領導就相當於權利金字塔的塔尖被削成一個平臺,前宋獨相變成眾相(一堆參知政事和知樞密院事,權利被分散了很多,建國后帝國的權力結構一下子就過渡到現代的政治結構,掌握決策權的是穿越眾和他們指定的議員們,做事的是終身制的一步步升起來的技術官員),現在呢?一個實權委員會就相當於以前的一個尚書或者負責相關領域資源分配權利的的宰相,位極人臣也一般就是這個委員會的常委地位(這些實權的委員會委員長都是穿越眾兼任的),在掌握的權力上遠超一般的同級別的技術官員。(未完待續。。)
第184章 學術精英的政壇之路(下)
南洋雖然是一片熱土,但是人口稀少,有基層選舉縣議員權利的選民更是少得可憐,整個新大陸總督區僅僅只有四萬人有選舉權,可以說是一個參議員下面只有8個縣級議員,這個比例是最高的嗎?不是,還有人數更少但是政策更偏袒的直轄領地呢!一個新加坡僅僅三千人,眼屎大的地方竟然有一個參議員席位,因為它的行政級別相當於帝國本土的一個省,本土人口最少的省——西北的銀夏省都有三百萬人口(西夏被滅後其版圖改為三個省,邊夏省省會瓜州,河夏省省會興慶府也就是銀川,肅夏省省會甘州,原來整個西夏只有2百萬,但是幾年之內遷入了幾百萬黃土高原上的漢族人口搞同化)。
政治投機就是要敢吃苦,只有先苦才能後甜。到剛剛起步的殖民地好出業績,自然能更快的引起高層矚目。為了立足南洋,張俊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一空,所有的土地都換成了南洋日後最有潛力的沿海港口建設區域的土地。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