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京城的觀眾而言,今年的演出是過多過密了,但放眼全國觀眾,國內的流行音樂演出人均還是太少了。單就北京、上海等國際性大都市而言,如果每個週末都有一場大型演出也不為過,至少這會成為一個文化消費繁榮的標誌。當然,這裡首要解決的是演出性質及觀眾分類過於單一的問題。如果演出商只一味地靠一類或某幾位歌手來撐門面賺錢,那麼這一年下來,相應的固定觀眾的胃口和錢包恐怕也就都傷了元氣,演出市場難免出現大小年的狀況,根源就在於此。
縱觀今年的流行音樂演出,老歌懷舊演出依舊保持著穩健的態勢,社會懷舊的情緒是一方面原因,但老歌手鮮明的個人魅力及其作品的時代誠意度均不容忽視,這才是多年後還能拿出來賺錢的根本原因。由此,我們不免會對今年同期上演的歌壇新秀們擔心後怕,不知有誰敢大膽預測有誰多年後還能歷久不衰?歌壇新秀一味在求新求變上下功夫,連帶著時下的新歌迷也染上此病,朝秦暮楚、見異思遷是必然的結果。老話講的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想攏絡人心,那就看你是想當一件“衣服”,還是想做一個人!
說過演出,最終還要回到音樂創作上來。今年的歌壇依舊欠缺力作,這不是一句“打擊盜版”就能敷衍了事的。創作乏力,使廣大歌迷不自覺的呈現出兩個“不”,一是“不為排行榜陪綁”,二是“不給原創一點情面”。歌曲排行榜的問題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相同的原因,原創樂壇一年到頭能拿得出手、或只推幾位當紅歌手的做法,必然會造成歌迷的逆反心理,所以在“中韓”歌手同臺時才會出現“歌迷哈韓一邊倒”的情形,而且這種危機,港臺歌手也快事到臨頭了。
2003年就這麼過去了,可能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少。如果你是個歌迷,你還有錢、有閒,那麼你能從回憶中總結出什麼樣的消費經驗呢?其實,總結對於明年來說,除了讓自己及他人知道該少犯同樣的錯誤,其它都是扯淡,而且千千萬萬不要把扯淡當成一種表演,也不要誤認為你已經學會歌唱。2003…12…27
聽懂陶喆!?
就如同羅大佑面對記者時常把陶喆掛在嘴邊一樣,陶喆在闡述其音樂理念及創作初衷時,也言必稱羅大佑。拋開他們的私人感情,各自的音樂才華及作品走紅程度,恐怕還不能成為彼此欣賞的基礎。如果套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世俗理論,羅大佑與陶喆應該是同一類人,就像朋友或夫妻一樣,可以有不同的個性,但必須有相似的審美及共同語言。由此標準來看,羅大佑與陶喆的共通點就是文人的“人文精神”、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音樂人的“根源性”及藝人的“創作時代性”。如果承認羅大佑在年齡上老過陶喆,那麼作為歌手的陶喆的優勢又是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即“創作時代性”的進化,往雅了說就是敏銳把握了時代脈搏,別管是喜脈還是兇脈。往俗了說就是“跟得上形式”,無論形式是好是壞。
要想聽懂陶喆,我們還離不開羅大佑這個座標。首先拿人文精神來說,羅大佑關注的是民族家國,雨雪山河,而陶喆則是《太平盛世》環境裡,徘徊在《愛我還是愛他》間猶豫不決,或是拿著一本《孫子兵法》卻唱著“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口心慘淡,過往的君子聽我言”。羅大佑的人文滄桑屬於“人文第一“的時代,懂與不懂無須解析,因為那是精神豐富過物質的時代必然的結果。如今不同了,物質的豐富佔據了精神的倉庫,陶喆的“風馬牛不相及”更像是庫存檔點,思想的表達就隱藏在拼貼的縫隙間,看似無厘頭,實則道理簡單直白,正如陶喆自己在闡述創作初衷時所說的:“時下的歌迷低齡化,如果再給他們聽大道理未免太過沉重。”
如果單談“社會責任感”,未免太過俗套,現在連小偷強盜都可以偷換概念大談職業道德,更何況擺在藝人面前那麼多的媒體話筒,空談廢話誰都會。羅大佑與陶喆的責任感在哪裡呢?硬性指標可能就是他們都慢工出細活,出道多年專輯數量卻少得可憐。數量就是金錢,數量就是曝光率,為了數量有人累得猴瘦或浮腫,有人瘋了,有人自殺,這就是偶像的結果。相對而言,“數量”少的羅大佑和陶喆依舊邊走邊唱,羅大佑吟詠的是《傾城之雨》,《寧靜溫泉》,而陶喆高唱的是《無緣》、《藏愛》、《愛是個什麼東西》,一個貌似出世,實則入世,而另一個正好相反。是出或入重要,還是出名掙錢要緊,這事我們得問我們自己,這是每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就音樂人來說,音樂根源性恐怕是他們時下最為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