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心中,張之洞此舉屬衛經翼教。
第16節,
《勸學篇》寫完之後,張之洞也有著很大的宣傳計劃,首先是送往北京。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初三日(1898年7月21日),張之洞發電其侄吏部主事張檢、其子新任刑部主事張權:“折差寄《勸學篇》三百本,以百本交仲韜、百本交叔喬,百本自留,親友願看者送之。”“折差”,湖廣總督派往北京遞送奏摺的差弁。“仲韜”,黃紹箕,字仲彛��胖�匆話閾醋髦勹海�笆邇恰保�釗瘢�質遽劍�胖�淳�P醋魘邇牽�餃私暈�旁誥┳釵�仔胖�恕R淮渭此褪�300本,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恰恰於此前的六月初一日,黃紹箕因浙江巡撫廖壽豐保舉其為“使才”,由光緒帝召見,他在召見中向光緒帝推薦了該書。六月初五日,黃紹箕透過翰林院向軍機處致送《勸學篇》2本並副本40本。六月初七日(7月25日),軍機處正式呈遞,光緒帝當日下旨:
《勸學篇》“內外各篇,朕詳加披覽,持論平正通達,於學術人心大有裨益。著將所備四十部由軍機處頒發各省督、撫、學政各一部,俾得廣為刊佈,實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這是百日維新期間得到光緒帝認可的兩部政治指導性著作之一(另一部是孫家鼐推薦的馮桂棻《校邠廬抗議》),《勸學篇》由此奉旨在全國各地刊印,成為晚清印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陳慶年得知這一訊息後,在六月十三日日記稱:
“惟本月初七日上諭:以《勸學篇》頒發各督撫刊行,謂其於學術人心大有裨益。南皮師此書糾正康黨之論極多,詔書褒嘉,是可喜也。”
然而,《勸學篇》之“非康”,僅是該書的目的之一,其相當篇幅且相當重要的內容,是呼應當時的變法,其中許多政策或政治設計也與康有為、梁啟超的主張大體相同。在一些人眼中,特別是保守人士,難以分清張之洞與康有為的差別。前引辜鴻銘稱“外國人認為此書證明了張之洞贊成康有為的改革方案”,是指不瞭解內情、尤其是無法讀懂孔子改制之類內容的外國人;而戊戌政變後,張之洞也擔心本國人尤其是當政者未識其意而不辨其異,主動站出來予以說明。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二日(1898年10月16日),陳慶年在日記中稱:
“梁節庵以字見邀,雲有事要商。及去,朱強甫、陳叔伊均在,乃南皮師囑將《勸學篇》中暗攻康、梁者一一檢注,分我三人分任之。歸後,檢書為之。”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申報》以《讀南皮張制軍〈勸學篇〉書後》為題,刊出此文:
“偉哉!此篇。殆綜中西之學,通新舊之郵,今日所未有,今日所不可無之書也然僕服膺之意,尤有進也。當大逆無道之康有為邪學倡行之日,無所忌憚,而靦然人間,始則鴟張於其鄉,漸且流毒於天下,從未有著書立說以斥之者。制軍勞心國事,寢食未遑,獨於康書康教康徒康黨,灼知其奸,先防其弊,不憚再三指斥。讀之者事前或不盡覺,事後無不曉然。試舉數條,以知旨趣。”
該文共舉出《勸學篇》中刺康言論共計14條。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外篇非弭兵第十四》一節,稱言:
“今世智計之士,睹時勢之日棘,慨戰守之無具,於是創議入西國弭兵會,以冀保東方太平之局。此尤無聊而召侮者也奧國之立弭兵會有年矣,始則俄攻土耳其,未幾而德攻阿洲,未幾而英攻埃及,未幾而英攻西藏,未幾而法攻馬達加斯加,未幾而西班牙攻古巴,未幾而土耳其攻希臘,未聞奧會中有起而為魯連子者也”
第17節,
此處所言,直指一事,即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給事中高燮曾上奏保薦康有為入“瑞士弭兵會”,光緒帝下發總理衙門“酌核辦理”。《讀南皮張制軍〈勸學篇〉書後》一文對此評論稱:“此詆康有為去年欲誑騙金錢,即銜妄議遊歷外洋,入弭兵會之笑柄也。”此後,湖南經學家蘇輿編輯《翼教叢編》,作為“批康”的專集,又收入了《勸學篇》中的《教忠》、《明綱》、《知類》、《正權》、《非弭兵》共五篇。
《正學報》甲午戰敗後,學會與報刊盛行,張之洞一開始對此是支援的,如前節所述,他對京師與上海的強學會以及《強學報》都給予了實際的幫助;上海的《時務報》、湖南的《湘學報》以及上海的《農學報》,張之洞皆下令用官款訂閱,分送湖北省內的官衙、書院,以能在湖北輸入新思想。然當時的《時務報》以梁啟超為主筆,《湘學報》又深感康、梁的影響,張之洞對此也頗有不滿,由此打算在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