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伯南克的榜樣伯南克的美聯儲在反通脹領域,與同期的美聯儲官員及其他央行行長相比,格林斯潘更傾向於鴿派陣營。我們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呢?衡量美聯儲主席*程度的最簡單方法是計算一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其他成員有多少次表示強烈反對主席的決策,並正式投了不贊成票。格林斯潘擔任主席時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上一共收到了83張不贊成票,其中體現*作風的不贊成票超過了鴿派:54張不贊成票建議應採取更加“*”的措施,有27張不贊成票建議應採取更加“鴿派”的措施,剩下的兩張不贊成票來源於其他議題(圖6—1列出了18年間反對票的分佈情況)。這隻反映了表面現象,背後可能還會有大量的非正式的不同意見,只是委員們不願意用投不贊成票的方式來表達。例如,1994年美聯儲加息週期內的會議記錄顯示只有6張正式的不贊成票,但是在投票前進行的討論過程中,委員們對主席的政策決定表示不贊同的次數為24次,其中有20次是因為委員認為應採取更加激進的加息政策。
至少在兩個較長的時期內,格林斯潘在反通脹問題上要比其他委員顯得更溫和。首先是在1994年,大多數委員認為在經濟週期初始應一次性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50個基點,而且還不斷要求儘快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不過兩位新加入的委員,艾倫·布蘭德和珍妮特·耶朗建議到週期結束時再執行緊縮性政策)。正如會議記錄所顯示的,格林斯潘巧妙地扭轉了委員們的不同意見。其次,在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委員會和聯儲理事會對通貨膨脹問題的擔憂,格林斯潘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儘管失業率較低,但是較高的產出增長率會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事實證明,他的樂觀預測是正確的)。
在任期的後半段,格林斯潘更是趕上了好時間:更高的勞動產出增長率,來自於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廉價進口商品以及通貨膨脹測算方式的改變,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美聯儲對通貨膨脹的控制變得簡單多了,無需使用易招來政治壓力的加息政策。在這種環境下,格林斯潘的機會主義反通脹策略非常適用,所以說他的成功確實有好運氣的成分。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格林斯潘面臨的局面與當初沃爾克上臺時相類似,那麼他是否還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戴著鐐銬的舞蹈 伯南克設立通貨膨脹指標
伯南克的經歷對其政策選擇的影響
當格林斯潘坐上美聯儲主席的寶座時,他的想法並不多;不過上任沒多久的伯南克可是雄心勃勃。伯南克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貨幣經濟學,在擔任美聯儲主席之前的幾年時間裡一直擔任美聯儲理事,因此,他對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走向有著清晰的計劃。
我們會在本部分先介紹伯南克要實現的首要目標,即推動美聯儲設立通貨膨脹目標。伯南克上任以後的第一件事是組建了一個專門研究通貨膨脹目標的小組委員會,還採取了一些提高公眾溝通效率的措施,這些行為是有一定目的的。其次,面臨近期的金融市場和經濟混亂局面,我會詳細介紹一下伯南克針對美國大蕭條和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研究成果會對他的政策反應造成怎樣的影響。然後,我會講到伯南克領導下的美聯儲其執行模式會發生哪些變化,包括更多地依賴於模型和集體研究,主席的決斷權減弱以及更加直接的講話方式。再次,伯南克的計劃並不全是變革:對於潛在的資產市場泡沫問題,伯南克和格林斯潘的觀點一致。我倒要看看伯南克會怎樣繼續推行格林斯潘對待泡沫的政策。最後,我們要研究一下在當前緊張的經濟局勢下,伯南克的研究成果會怎樣促使他推行風險管理政策。
貨幣經濟學領域的最熱門話題之一就是政策制定者是否應當受到規則的制約,還是說可 以自行決斷。支援自行決斷的學者認為美聯儲可以憑藉它的最佳判斷對經濟的發展狀況做出反應。他們相信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規則只會阻礙美聯儲在風險、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金融市場發展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與之相比,規則的支持者們認為決策者並不十分擅長於經濟管理,他們可能會受到政治勢力的干擾影響,他們會被誘使採取一些能在短期內促進經濟繁榮的政策,但卻要以長期的經濟穩定為代價。他們還認為以規則為基礎的決策機制能增加中央銀行的可信度,使得它更容易實現長期目標,例如長期內保持穩定的較低通貨膨脹率。
在2004年一次演講中提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取得的成果時,伯南克清楚地闡述了他對政策規則的看法。他說,“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