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瑾被剮3357刀。尤其是劉瑾,死前被杖刑、扇耳光,備受侮辱。行刑的頭一日,剮了357刀,晚間寄押在宛平看守所,尚能食粥兩碗。第二天繼續剮,因他在行刑過程中不斷地說宮內的秘事,劊子手便往他嘴裡塞了兩個核桃堵嘴,又割了幾十刀後氣絕。剮夠了刀數後,有聖旨下,予以剉屍免梟首(剉屍一般是把屍體砍爛,然後砍頭)。劊子手對準死劉瑾,當胸一大斧,骨肉飛出數丈遠,“受害之家爭取其肉”(《端巖公年譜》)。
連臉都不要了他們還怕啥(4)
這樣的史實,進士出身的知識分子官員,不可能不清楚。閹豎專權,罕有好的結局。可是,他們為什麼要前赴後繼地去投靠壞人?
說白了,還是為了貪,為了威風。苗棣先生總結,入閹黨的文官分三類:位置本來就很高的公卿,要保官;原是邪黨成員的,要翻身;下層的小官僚,一心想往上爬,只有當了高官,才能敞開了胸懷受賄,安插私人,挾嫌報復,把幾十年寒窗苦讀的投資加倍撈回來。
他們根本不想留一世清名,更不想留萬世英名,撈一天算一天,等船翻了再說船翻的事。
他們也有“主義”,那就是投機主義——老天是瞎眼的,百姓是無權的,皇帝被徹底矇住了,天地間還有什麼人能阻擋他們為惡?
——唯有清流!唯有萬古忠義!
因此他們視東林黨為寇仇,有我,就沒你。
。 想看書來
前哨戰從一開始就已打響(1)
外廷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的大戰,在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而其前哨戰,則自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年底就已打響,只是很多史家多不論及罷了。
魏忠賢首先選中的發難目標,是在移宮案中立有大功的楊漣。當然,他那時的實力,遠不能與楊漣相提並論,因此他用的是陰招兒。
楊漣,字文孺,號大洪,湖廣應山縣(在今湖北)人,長了一把大鬍子,想必是“美髯公”。他是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的進士,曾任常熟知縣。在任幾年,野無餓殍,獄無冤囚,是受百姓擁戴的好官員。在幾次考核中,他的政績、廉潔都名列全國第一,引起了吏部高度重視,不久就提為戶科給事中(財政系統監察官),後又任兵科右給事中,這官職大約是個司長級,管監察。這是吏部看中了他的耿直與疾惡如仇。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大明開始多事。萬曆帝病危,鄭貴妃戀權,圖謀封皇后,又不讓太子朱常洛探望父親。楊漣挺身而出,力促讓太子守候在萬曆帝床前,保證了皇權平穩過度。萬曆帝死後,鄭貴妃心不死,仍要泰昌帝給她封皇太后。楊漣再次出頭,堅決反對。
楊漣敢於堅持原則(貴妃不是泰昌的生母,因此不夠資格封皇太后),泰昌帝則報以青眼。在一個月後,泰昌帝病危臨終前,破例將楊漣這個“小臣”列入顧命大臣之內,親自接見,矚目良久,其榮耀非同一般。
泰昌帝死後,其小老婆李選侍又戀權,挾持嗣君由校,佔住乾清宮鬧事。又是楊漣衝鋒陷陣,最終把李選侍從乾清宮攆走。“楊大鬍子”因而名動天下。
楊漣並不是個仇視婦女的人,他只是不希望出現政局動盪。移宮案後,他曾經說:李選侍不走,無以尊天子;眼下她既然走了,就應厚待。——這看法還是相當通人情的。
魏忠賢恰在移宮案中站錯了隊,被楊漣喝斥甚至挖苦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曾有一批廷臣上疏,請求追究魏忠賢的罪責,楊漣是第一個起來揭發魏的。魏那時與外廷接觸不多,於是楊漣就成了他在外廷的第一號仇敵。當他“跳幫客船”成功後,便思報復,只是苦於“計無所出”(《明史·楊漣傳》)。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十月二十四,李選侍剛搬過去養老的噦鸞宮突發大火,引起內外不安。魏忠賢和其他一些站錯隊的宦官便趁機造謠,說給李選侍的待遇太不好,她已自縊身亡;其唯一的女兒“皇八妹”也投井自盡了!
御史賈繼春等人聽信謠言,給內閣寫了信,為李選侍鳴不平。
對此,楊漣特地寫了《移宮兩朝始末記》,予以闢謠。天啟帝那時腦子還清醒,也下詔說明了情況,指李選侍為“李氏惡毒”,曾長期欺凌他的生母和他自己,現在如此對她已經算開恩了。
天啟帝也知道楊漣忠心,對楊漣寫的《移宮兩朝始末記》大加讚揚,說楊漣是“志安社稷”,於國有功。
賈繼春等人不服,又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