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笑話,我們難道還能不哈哈大笑嗎?這也可能算是文壇——如果我們可能都算是在文壇上的話——一點花絮吧。
就這樣,我同《新民晚報》“夜光杯”的文字緣算是結定了,我同小鋼的文字緣算是結定了。只要我還能拿得起筆,只要腦筋還患不了痴呆症,我將會一如既往寫下去的。既然寫,就難免不帶點刺兒。萬望普天下文人賢士千萬勿“對號入座”,我的刺兒是針對某一個現象的,決不針對某一個人。特此昭告天下,免傷和氣。
1999年8月31日
我們面對的現實(1)
我們面對的現實,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現在我只談兩個:第一,生活的現實;第二,學術研究的現實。
生活的現實
生活,人人都有生活,它幾乎是一個廣闊無垠的概念。在家中,天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人人都必須有的。這且不表。要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係,不在話下。在社會上,就有了很大的區別。當官的,要為人民服務,當然也盼指日高升。大款們另有一番風光,炒股票、玩期貨,一夜之間成了暴發戶,腰纏十萬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當然,一旦破了產,跳樓自殺,有時也在所難免。我輩書生,青燈黃卷,兀兀窮年,有時還得爬點格子,以濟工資之窮。至於引車賣漿者流,只有拼命幹活,才得餬口。
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生活。我們必須黽勉從事,過好這個日子(生活),自不待言。
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把思慮再深化一點,想一想全人類的生活,你感覺到危險性了沒有?也許有人感到,我們這個小小寰球並不安全。有時會有地震,有時會有天災,刀兵水火,疾病災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駕臨你的頭上,躲不勝躲,防不勝防。對策只有一個:順其自然,盡上人事。
如果再把眼光放得更遠,讓思慮鑽得更深,則眼前到處是看不見的陷阱。我自己也曾幼稚過一陣。我讀東坡《(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我與子之所共適。”我深信蘇子講的句句是真理。然而,到了今天,江上之風還清嗎?山間之月還明嗎?誰都知道,由於大氣的汙染,風早已不清,月早已不明瞭。與此有聯絡的還有生態平衡的破壞,動植物品種的滅絕,新疾病的不斷出現,人口的爆炸,臭氧層出了洞,自然資源——其中包括水——的枯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們人類實際上已經到了“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地步。令人吃驚的是,雖然有人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但並沒有提高到與人類生存前途掛鉤的水平,仍然只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還有人幻想用西方的“科學”來解救這一場危機。我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的。這一場災難主要就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科學”造成的,西方科學優秀之處,必須繼承。但是必須從根本上、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以東方的“民胞物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濟西方“科學”之窮。人類前途,庶幾有望。
學術研究的現實
對我輩知識分子來說,除了生活的現實之外,還有一個學術研究的現實。我在這裡重點講人文社會科學,因為我自己是搞這一行的。
文史之學,中國和歐洲都已有很長的歷史。因兩處具體歷史情況不同,所以發展過程不盡相同。但是總的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多有相通之處,物件大都是古典文獻。就中國而論,由於字型屢變,先秦典籍的傳抄工作,不能不受到影響。但是,讀書必先識字,此《說文解字》之所以必作也。新材料的出現,多屬偶然。地下材料,最初是“地不愛寶”,它自己把材料貢獻出來的,有目的有意識的發掘工作是後來興起的。盜墓者當然是例外。至於社會調查,古代不能說沒有。採風就是調查形式之一。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社會調查工作,也是晚起的,恐怕還是多少受了點西方的影響。
古代文史工作者用力最勤的是記誦之學。在科舉時代,一個舉子必須能背四書五經,這是起碼的條件。否則連秀才也當不上,遑論進士!擴而大之,要背誦十三經,有時還要連上註疏。至於傳說有人能倒背十三經,對於我至今還是個謎,一本書能倒背嗎?背了有什麼用處呢?
社會不斷前進,先出了一些類似後來索引的東西,系統的科學的索引,出現最晚,恐怕也是受西方的影響,有人稱之為“引得”(index),顯然是舶來品。
我們面對的現實(2)
但是,不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