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農民工”的名下。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叫遊民知識分子,賣唱的雜耍的算命的編故事換錢的……。遊民遊民,主要在一個“遊”字,有沒有文化並非是決定因素。比如遊民知識分子,至少都是半個秀才,有些還很多才多藝,吹彈拉唱樣樣來得,甚至小說也寫得。據王學泰先生考證,很多通俗小說如三國演義、說唐等,都有遊民知識分子作者的身影在裡面,只不過後來經過文人們的改造,這些小說才變成了今天這個模樣。其實現在,很多寫小說寫影視劇本的,學習的還是古代這些遊民知識分子的思路和作風,比如把歷史劇寫成草莽英雄傳奇,把皇帝寫得很有遊民味,把宰相寫得和遊方道士一個樣。
遊民處在社會的底層,生活不穩定,又飽經歧視,所以其理想總是“發跡變泰”,比如撿破爛撿出個百萬富翁來(像報紙上常常報道的),做完乞丐做和尚做出了個大明天子(朱元璋),麗春院裡遊手好閒的韋小寶混了一頂鹿鼎公的官銜和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又比如《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殺人放火受招安,雖然失敗了,但畢竟也賜過御酒當過官。但理想終究是理想,現實則難免會有缺衣少食露宿街頭或者擠地下室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情形,還有一種最可悲的是,遊民由其生存環境逼出來的一股遊民氣,作者稱之為“遊民意識”。這種遊民意識是,強烈的反社會性,破壞慾,拉幫結派,做事不擇手段,狠,殘忍,有奶便是娘等等。學者李零在《喪家狗:我讀論語》裡也有個總結,說這是“苦孩子的悲劇”。
說遊民意識,作者先從著名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說起:張飛和關羽,要跟著劉備去打天下。劉備說,我是光棍,生死就我自己,你二人家有老小,恐怕不便。關羽說,那好,我們先各自回家殺了老小;張飛說,自己殺恐怕下不了手,不如你去殺我家,我去殺你家;劉備連聲說,對對。作者從古代的典籍裡蒐羅出這個故事,意在證明遊民意識的確實存在,且這種意識和正常社會的意識形態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故事不僅完全有悖於傳統社會重家庭惜人命的儒家教導,也很不合於今天真善美的要求。所以作者有個論斷,說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其主導人物實際上都是遊民,燒殺搶掠,雖然痛快,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李逵的兩把板斧排砍下去,砍倒的主要是老百姓。所以反抗秩序的不一定可信,造反的不一定是革命者,梁山好漢英雄豪邁,但魚肉百姓的事也沒少幹。
臺灣的李敖曾在一篇文章裡感嘆中國傳統的淵遠流長,說我們今天任何一種事物,都可以在遙遠的過去找到“歷史上的老相好”。學者王學泰先生很欣賞李敖,不過他的這部厚重的大著作《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有點不同。倒並不是從現在往回溯,去追尋“歷史上的老相好”,而是從過去往今天梳理,將遊士、遊俠、農民、流民、遊民、流氓、盜匪……都放在同一個精神譜系裡進行剖析。遊士的實用主義價值觀,給了遊民以人生指導;遊俠的一呼百應、不怕死,是遊民仰慕的物件;遊民從農民、流民中來,流氓和盜匪又正是遊民中的極端分子。
書評:歷史的老相好(2)
歷史順流而下,遊民意識這些“老相好”,今天還或多或少地活在我們的精神血液裡,只不過有時候隱藏,有時候顯現。幾十年前魯迅即說過,中國確也還盛行著《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但這是為了社會還有三國氣、水滸氣的緣故。這種情形,王學泰先生稱之為“社會的遊民化”,這正是今天我們需要警惕的,有時又感到人類社會進化的緩慢的原因。(文/幽人)
目錄(1)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
序:發現另一箇中國�
第一章 緒 論 �
一、被學術界忽視的遊民與遊民文化�
二、遊民意識是不是真正存在?�
三、什麼是遊民?�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第二章 中國社會結構的特點及其成員的地位 �
一、聚族而居的自然與社會背景�
二、宗法國家時期的社會結構及其解體�
三、漢至唐——族居與地主莊園經濟的結合時期�
1�從地緣到血緣的聚合�
2�秦漢至隋唐的基層行政組織及對人民的控制�
四、宋代及宋代以後宗法家族制度的確立�
1�宋儒重建宗法制�
2�社會人群的垂直流動與重建宗法制的關係�
3�家族宗法制度與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