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珂《清稗類鈔》第12冊《電話 器電燈》,第6038頁。但是,沒過多久中國人又喜歡 上了電燈。洋人在街上豎起了幾盞燈,中國人上街欣賞。1882年11月7日《申報》載 《論電氣燈之用》一文這樣報道:〃每夕士女如雲,恍遊月明中,無秉燭之勞,遊觀燈之樂 。行者,止者,坐於榻,倚於欄者,目笑而耳語者,口講而指畫者,洵可謂舉國若狂矣。〃 《申報》1882年11月7日《論電氣燈之用》。 眼鏡……在中國人眼裡,眼鏡第一位的功能不是糾正視力,而是一種新奇的時髦裝飾。《清 稗類鈔》記載:〃自光緒中葉以後,婦女之好修飾者,亦皆戴之以為美觀矣。〃徐 珂《清稗類鈔》第13冊,第6219~6220頁。 讓中國人驚訝的還有西洋的照相術。1885年王韜日記記述:〃同往法人李關郎舍,關郎 善照影,每人需五金,頃刻可成。益齋照得一影,眉目畢肖。〃《王韜日記》1858 年10月25日,第23頁。1883年《申 報》刊登《論引見驗看代以照相說》一文,主張把目前政府選拔官吏時被選拔者必須親自到 京接受〃驗明正身〃的制度,改為政府檢視被選拔者的照片即可,說這樣可以杜絕官場上的 行賄受賄現象。結果,一個參加選拔的候補官員認為既然讓交照片,交上一張就是了,於是 在街上買了一張洋人印刷的美女照片送了上去,奇怪的是,他被帝國政府選中了。《汪穰卿 筆記》曰:〃某部試錄事,試日,印結之外需照相片。一日,所司偶檢之,乃有一女照片, 大驚,然其人已取矣。複試日,俟其人至詰之,直認為彼所交者,且曰:吾平生未照相,而 此間乃須此,期又迫,姑購諸肆,烏知其為男歟女歟!〃汪康年:《汪穰卿筆記》 ,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第39~40頁。 洋車的輸入,令中國人的情緒更加複雜。1874年中國報紙就有廣告:〃有外國小車出賃 〃,〃格外奇巧,客商欲坐者,請至本行僱用〃。所謂〃外國小車〃,就是從日本傳入中國 的人力車,中國人俗稱〃洋車〃。此車膠皮兩輪,需人拉,車伕快跑如飛,風雨無誤,百年 之內一直是中國城市裡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來到中國的洋人無不坐此洋 車。中國從此多了一個平民行業,此行業百年來養活了不少中國貧民,還養活了不少靠賣文 度日的中國文人……那些乘坐洋車的洋人指路時用文明棍敲中國車伕的氈帽,催促車速時則 用腳踹中國車伕的後脊樑,此種種帝國主義行徑成了近代中國文學描不完寫不盡的傷感素材 。  
洋人不是人(2)
洋人無論如何是低賤的,他們就是把中國車伕的洋車砸了,中國人在骨子裡也是這樣認為的 。有中國著名的一部話劇中的著名的一句臺詞可以為證:以裝神弄鬼為業的窮極潦倒者唐鐵 嘴在向國人演示他是如何把英國人制造的海洛因放在日本人生產的鬆軟的菸捲中時說:〃東 洋的菸捲,大英國的白麵,洋人們一塊兒侍候我一個,這不是福氣?〃……這部著名的話劇 就是在中國久演不衰的《茶館》。 從帝國的官員到帝國的農民,他們對洋人鄙視的觀點驚人的相似:〃非我族類,其人必異。 〃因此,對於洋人的一切,中國人向來是傾向於剔除的。大學士倭仁為了避免在可能和洋人 接觸的總理衙門〃上班〃,故意從馬上摔下來而請長假,當朝廷免除了他的職務後,他的摔 傷〃豁然痊癒〃。同樣不願意〃侍候洋人〃的帝國官員是另一個需在總理衙門〃上班〃的鄧 承修,他上奏朝廷堅決要求免去自己的職務,說他〃寧願戰死疆場〃也不願意和洋人打交道 。大學士徐桐……以後帝國悲慘歷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也是一個極端厭惡洋人的高官, 他的家在洋人居住的東交民巷的旁邊,於是他每天上朝寧可從後門出去繞遠路,也不願意從 洋人的使館門前經過。後來,他乾脆把自己府邸的大門用磚頭堵上了,並在門上貼上了這樣 一副對聯:〃望洋興嘆,以鬼為鄰〃。1860年,洋人的軍隊攻打北京,親王僧格林沁把 聯軍的代表二十多人騙到他的衙門府裡捆了起來,三天不給飲食,審問的時候發出手諭,讓 百姓自由前來觀看。帝國的官員們官服整齊,脖子上掛著朝珠,左右衛兵均挎刀執戈,再把 洋犯人帶上堂來。聯軍的代表剛提出抗議,僧格林沁親王就用熱菸袋鍋子敲洋人的腦袋,讓 洋人按照〃天朝制度〃跪下。這20個洋人的槍支、勳章和馬鞍等物件,被親王一一〃繳獲 〃運往頤和園展覽,展覽的地點是一個叫做〃光明正大〃殿的殿堂。 中國民間對於〃侍候〃洋人的中國人也給予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