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倫的改革,雖然調解了各敵對階級之間的激烈衝突,發展了經濟,一時形成了雅典社會的團結,積極參與了當時近鄰同盟的紛爭,加入近鄰同盟,獲得了同盟的投票權,但因貴族喪失太多,不甘心於自己的失敗,無地平民沒有滿足他們的土地要求,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民選調解官”,擁有大權,享有無上威望的梭倫,有理由無限期保持他的政權,成為雅典的僭主。何況公元前6世紀初期,是希臘世界僭主政權盛行的時期。此時科林斯僭主伯利安德,米利都僭主司拉緒布盧,西息溫僭主克利斯提尼在位,小亞細亞、西西里和大希臘各邦到處是僭主盛行,優卑亞島上著名的銅城擁有大批殖民城市的邦卡爾西斯也在僭主統治下,而且梭倫的朋友們都勸他建立僭政,不要“魚在網中,卻讓它跑掉了”。但是,梭倫堅決不為所動。又鑑於貴族對他責難,平民對他不滿,要擁立他為僭主的朋友們對他嘰嘲,他佇立海濱“好像一群獵狗包圍中的狼”。最後,他要求雅典人立誓保持他的法律,他放下了政權,離開雅典到海外漫遊去了。
在僭主盛行的時代,像梭倫一樣的“民選調解官”,有機會建立僭政,而自動放棄政權的,還有累斯博斯島上米提利尼的彼塔卡斯(Pittacus),他和梭倫都被列為“希臘七賢”之一。
雅典的黨爭
梭倫離職後,雅典長時期陷入黨爭之中。當時雅典黨派分為“平原派”,由據有平原土地的貴族組成;“海濱派”,以工匠商人為主;“山居派”,主要為無地少地的山屬平民(饒有興味的是,長時期中三派領袖都是著名氏族出身的貴族分子,這種狀況一直繼續到雅典民主的極盛時期——希波戰後到伯羅奔尼撒戰前的“伯裡克理斯民主”時代)。這三派最初聯合起來驅逐了企圖僭竊政權的執政官達姆斯阿斯(Damasias,公元前580年),繼以麥加拉重新奪取了薩拉米,發生了雅典與麥加拉的一次戰爭,一個貴族分子庇色斯特拉託(Peisistratus,普魯塔克說他是梭倫的親戚)在此次戰爭中立了戰功,成為“山居派”的領袖(公元前570年)。他以詭計得到公民大會的同意,建立了一支50人的個人衛隊,建立了僭政(公元前560年),平原派和海濱派立即聯合起來把他趕下了臺。大概他下臺後還留在阿提卡,同年,他和海濱派結合起來恢復了僭政。三四年後他和海濱派分裂,僭政傾復,他被逐出雅典(公元前556年),由海濱派領袖麥加克利斯(Megac1es)當政。
庇色斯特拉託被逐後住到色雷斯海濱的卡爾息狄斯(Cha1cidce)半島(我們記得那裡有許多希臘人的殖民城市)的西北,聯合當地鄉居人民建立了一個城市(後來發展成為有名的希臘城市安菲玻裡Amphipolis),開發著名的旁加優斯(Pangaeus)銀礦,積聚了一批財富,和馬其頓王、提佛人(Thebans)、阿爾哥斯人(Argives)建立了良好關係,和納克索斯島的一個富有的冒險家裡格達米斯(Lygdamis),一個想在納克索斯島建立僭政的野心家結合在一起,成立了一支僱傭軍。這個時期,雅典本國,因庫隆暴動殺害暴動者被放逐的阿克密尼德家族已經回國,政權掌握在他們手裡。
庇色斯特拉託被逐後的第十年(公元前546年)得到優卑亞島上愛勒特里亞的幫助,在那裡集合了他的部隊,並在阿爾哥斯1000名軍隊的幫助下,進軍雅典。雅典“山居派”起為內應,雅典當局徵集公民軍起來抵抗,結果防軍潰散,各自回家,敵黨逃亡,庇色斯特拉託僭政於是確立,裡格達米斯也成了納克素斯的僭主。塞莫斯著名僭主波利克拉底(Po1ycrates),是在庇色斯特拉託和裡格達米斯幫助下才得以上臺的。
庇色斯特拉託僭政的性質
據普魯塔克的《梭倫傳》,庇色斯特拉託建立僭政的時候,梭倫已倦遊歸來,他全力反對僭政,他號召雅典人起來抵抗僭政,即在庇色斯特拉託勢力已經鞏固的時候,他還堅持這種立場,始終不渝。但是庇色斯特拉託的僭政,實際上貫徹了梭倫立法的根本精神。“山居派”的土地要求,現在可以沒收逃亡貴族的土地來予以滿足了,梭倫法典全部儲存下去,梭倫創立的一切國家機構也照舊存在,不同的是,現在在全部機構之上高踞著一個權力無邊的僭主,他的意志是不可違背的。庇色斯特拉託和一般的僭主一樣,不稱王,他的正式職銜是什麼,我們不知道。他表面上十分尊重“憲政”,他本人可以應元老院(執行最高法院職權)的傳詢到庭受審,自行辯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