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贏政一死,小人趙高就興風作浪了。
至於丞相李斯,從他害死韓非來看,本來就是個心胸狹窄的人,自私的本性一旦被趙高利用,胡亥的篡位就沒有什麼障礙了。在秦始皇的晚年,他其實已不信任李斯,他臨終前未將遺書、軍令和玉璽交給李斯,而是交給了趙高,就說明在始皇心中,李斯還不如一個宦官可靠,這也是李斯最後被趙高說服的重要原因。
胡亥踢鞋
說胡亥是個浪蕩公子,有這麼一件事。有一次,秦始皇設宴招待群臣,讓兒子們都參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願和大臣們循規蹈矩地在父親面前喝酒,早早吃飽便藉故退席。在殿門外整齊地排列著群臣的鞋子,按照秦朝的規定,大臣進入宮殿時必須將鞋子脫下放在殿門外。胡亥藉著酒勁,邊走邊隨意地將群臣的鞋子踢得橫七豎八,後來宴會結束,許多大臣胡亂錯穿了別人的鞋子回家,鬧了一場笑話,始皇卻並不介意。後來胡亥即位,就像他當初踢鞋一樣把國家“踢”得亂七八糟,最後連自己的性命也搭進去了。
胡亥生活浪蕩,也沒有什麼心機,他根本不懂政治,從來沒想過要當皇帝。他能成為歷史人物,還能亡國,全是託趙高的福。兩人的緣分,是從秦始皇讓趙高當胡亥的老師開始的。
小人趙高
趙高是個貨真價實的小人。他本是趙國人,還是趙王的遠房親屬。趙國滅亡後,因為和趙王的關係,他和父親都被抄沒入宮,閹割後做了宦官,而母親則被處死。所以趙高在內心裡是恨秦始皇、恨秦朝的,他把秦朝攪得烏煙瘴氣、土崩瓦解,其實是在報仇呢。但他爬到高位,則靠的是聰明和機靈,還有過人的記性。
趙高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算個美男子,得到了始皇的垂青。他為人精細,善於窺測別人的心理,利用別人的弱點。秦始皇以法治國,統一了天下,嚐到了法治的甜頭,很喜歡懂法的人。趙高投其所好,下苦功將法律條文倒背如流,深得始皇喜歡,始皇曾經披閱公文,遇有刑律處分,稍有疑惑,趙高只要在旁邊參與決定,無不如律。於是越加寵信,提拔他為中車府令,負責掌管皇帝出行和印璽的事務。他常在秦始皇左右協助處理政事,也因此得以全面接觸到國家機密大事。在始皇眼裡,他不過是個奴才,但他的實權其實已經超過了李斯,一人之下萬人上了。
除了討始皇喜歡,趙高還想得長遠,考慮到始皇身後的接班人,想巴結巴結,將來好繼續得寵。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寬仁忠厚、德才兼備,最有可能繼位,趙高先去拍他的馬屁。沒想到扶蘇內心裡瞧不起宦官,不吃他那一套,讓他受了冷遇。趙高轉而求其次,發現始皇最寵愛的是小兒子胡亥。他想方設法籠絡討好這位嬌縱無知的紈絝公子,讓他吃好玩好,很快得到胡亥的歡心。始皇見了,也很高興,乾脆讓趙高做胡亥的老師,教他書法、文字及獄律令法的知識。胡亥哪有心思研究什麼法律﹖一切判決訟獄之事都推給趙高辦理。趙高深知始皇性情,喜歡殺人打人,以此顯示威嚴,每遇刑案總是嚴詞羅織,鑄成重罪,博得了始皇的歡心。
秦始皇放了趙高一馬
趙高後來招權納賄,舞文弄法,被秦始皇發覺,將他交付蒙恬的弟弟蒙毅審理。蒙毅猜不透秦始皇的意思,不敢徇私,於是按律定罪,當判死刑,並廢除了趙高的宦籍。不料秦始皇突然改變了主意,他念趙高明斷有識,辦事勤敏,格外加憐,特下赦書,不僅免其一死,而且還官復原職。這件事造成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它使趙高和蒙恬兄弟從此結下了仇怨。而蒙恬兄弟是扶蘇最仰重的大臣,一旦扶蘇繼位,趙高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這為日後的沙丘之謀埋下了伏筆。
秦始皇死在沙丘
始皇三十六年(前221),有流星墜於東郡,化成一石,有人在上面刻著:“始皇死而地分”。估計是當時一個六國之後人,追思故國,造出流言。到了秋季,有使臣從關東來,路過華陰,忽有一人持璧相授,說:“今年祖龍當死。”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秦始皇驚慌不安,召入太卜問卦,結果是遊徙最好,於是秦始皇決定出巡避兇。
第二年(前220),大隊人馬走到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西北太平臺)時,秦始皇突然病危了。當時隨行的有胡亥、趙高、李斯等人,由於秦始皇晚年信奉神仙之說,祈求長生不老,平生最忌諱的就是“死”字,李斯等人都不敢開口向他請示身後之事。直到秦始皇自己意識到活不過明天了,才給長子扶蘇留下一封詔書,讓他把軍隊交給蒙恬,回到咸陽參加葬禮。
沙丘距京城咸陽1000多公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