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城外。倭兵措不及防,一觸即潰,此戰毫無懸念,倭軍丟盔棄甲,死傷無數,七將僅以身免。從此,漢城倭軍再也不敢四處撒野了。
秀家等人再次坐下來商量,現在是內無糧草,外有騷擾,如何是好呢?如果再這樣下去,必遭秀吉斥責,眾人決定捏造一份戰報,向名護屋請求援兵,遂修書一封予秀吉道:“明兵二十萬,素諳地理,且其兵日增,吾兵寡難敵,試攻晉州不能拔之。黃海、忠清、全羅、慶尚皆在掌握,而彼或據險嘯聚,道路梗塞。今有援兵至,多築壘,壓鎮諸道,與如松決戰,掃蕩鮮地,而後直入明,不難也”。
秀吉觀信大喜,遂派毛利秀元領兵兩萬,作為先頭部隊前去增援。他又想再多發兵,但是日本彈丸小國,除京都警衛部隊和名護屋的屯兵外,已無兵可徵。無情的現實給這個日本農民以無情的打擊,秀吉不由得黯然神傷,嘆道:“不幸生小國,兵不足,將如之何?”。
義兵將領金千鎰營中有一名喚作李藎忠的將官,自告奮勇潛入漢城,打探敵軍訊息。不知他使出何種法術,竟然見到了被囚禁的朝鮮王子,並回報稱倭軍有媾和意向。不久,漢城又有書信投到駐紮龍山的水軍營中。千鎰得到信後,立刻送予成龍。成龍想如松已無戰意,若將此書信給其觀看,他可能會藉機再回開城,一走了事。於是,成龍將書信交予大受商討。誰知,大受派家丁通報給駐紮平壤的李如松。如松聞訊,遣沈惟敬去漢城,洽談和議之事。來到臨津江岸邊,金命元見到惟敬,道:“賊忿平壤見欺,必有不善意,何可更入”,惟敬笑道:“賊不速退必敗,豈會難為於吾”,遂來到小西行長營中議和。四月初七,如松率兵從平壤返回開城。
談判桌上,自然免不了討價還價。惟敬可說是藝高人膽大,對於談判這種事,早已駕輕就熟。他斥責行長,讓倭軍先退回釜山,交還被俘王子,然後才能議和。行長被弄得蒙燈轉向,連表議和誠意,但他亦提出要求朝鮮割地、互通貿易、將明朝公主嫁予日本天皇為妃的要求。惟敬不好自作主張,只得先返回開城。
其實,朝鮮人最怕兩國議和,一旦媾和成功,他們的利益可能會被出賣。成龍聞聽惟敬入城議和之事,立即呈文予如松,極力稱:“和好非計,不如擊之”。如松根本不聽,又派遊擊將軍周弘謨出使漢城。弘謨過坡州時,成龍、命元亦恰在此地。弘謨命他們參拜旗牌,成龍道:“此是入倭營旗牌,吾何為參拜”。弘謨再三命其參拜,成龍就是不聽,反而打馬回了東坡。弘謨感覺很沒面子,惱羞成怒,派人向如松添油加醋告了一狀。如松大怒,道:“旗牌乃皇命,雖韃子見輒拜之,為何不拜?吾行軍法,然後回軍”。李德馨聞聽明軍有意撤退,急忙通知成龍,讓他次日一定去拜見如松。翌日,成龍、命元來到開城,時值小雨綿綿,二人站於門外良久,才被允許入堂。成龍渾身溼淋淋,強顏歡笑道:“小的雖愚劣,豈不知旗牌為何?但旗牌旁有牌文,不許吾國人殺賊,私心切痛之,不敢參拜,罪無所逃”。如松聽罷,立刻消了氣,道:“此言甚是,牌文乃宋侍郎令,不關吾事。此間流言甚多,侍郎若聞陪臣不參旗牌,吾容而不問,必並責。吾須為呈文,略辨事情來脫,侍郎有問,吾以此解之,不問則置之”,成龍二人拜謝告辭。此後,如松頻繁派人於漢城間往來交涉。
一日,成龍、命元騎馬回東坡。途經招賢裡,後面突然奔來三匹快馬,馬上端坐明兵,攔住二人去路,喝問道:“體察使柳成龍何在?”,成龍回答:“吾便是”。三明兵圍上來,用馬鞭抽打成龍坐騎,連推帶拽,將其趕至開城附近。此時,城中跑出一騎,馬上軍官對明兵耳語一番,明兵便對成龍道:“汝可走矣”,成龍不明緣由,亦不敢多問,便策馬趕回東坡。翌日,李德馨送來訊息,成龍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松聽信家丁所言:成龍不欲媾和,命撤走臨津江大小船隻,不讓使者乘船過河,進入漢城。如松大怒,瞪著雙眼,倒背雙手,或坐或起,嚇得左右不敢作聲,隨後他派出快騎捉拿成龍,欲痛打四十大板。成龍還未被捉至開城,查大受的家丁李慶前來稟報,稱臨津江有船隻往來。如松怒氣頓時消了,道:“若體察使來到,吾當何以處之”,遂派人讓快騎釋放成龍,並將那妄言家丁痛打一番,趕了出去。
不久,惟敬再次進入行長大營,二人商定:倭軍退出漢城返回日本,交還兩王子,明軍亦迅即歸國,兩家就此罷兵,惟敬竟膽大包天,私自答應和親之事。監軍增田長盛、石田三成可說是顧家好男人,離開日本許久,心中思念妻兒老小,聽到惟敬、行長所定合約,甚是高興。行長本主張雙方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