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備採取貨幣單邊主義的現實條件。但現實中卻不能完全排除這一可能———出於美國的政治家們維護自尊的需要。因此,中國需要加快國內的金融改革步伐,最好在年底之前,雷厲風行地成功解決A股股權分置問題;屆時,小區間地擴大人民幣浮動匯率,並配合以繼續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可使熱錢為中國所用,推內地A股、香港H股水漲船高,並順勢將中、建兩行成功上市。如此,中國就更有條件進一步深化匯率制度改革。
現實印證:65天后,人民幣匯率改革,對美元一次性升值;90天后,A股股改全面推開;163天后,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1年零15天后,中國銀行香港H股上市;1年零32天后,A膠第一支新全流通股中工國際IPO上市;1年零162天后,工商銀行A+H上市。
預測評價:既是預測又是建議,基本被決策層採納,形成了人民幣匯率改革、股權分置改革和商業銀行上市改革的良性互動,中國的金融改革在短時間內形成全線突破的動人場面。
原文照登
中美匯率互動:貨幣單邊主義並不明智
穩定的人民幣本來“兩全其美”
2005年5月13日,在《財富》論壇在北京召開之際,關於人民幣升值的兩個傳言均已再度落空。
此前,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龔方雄曾預測,匯率改革將在5月8日啟動。後有報道稱,高盛的分析師預測,人民幣匯率將在5月18日發生變動。5月1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確回答:“那(5月18日人民幣匯率變動)是肯定不行的。”
在此輪對人民幣升值狂賭之前,國際上至少已掀起三輪人民幣升值的熱浪。在去年年底的那一輪升值潮達至頂峰之際,12月31日,本報發表《2005年度中國與世界十大經濟預言》,其後,香港NDF———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不可交割合約隨即由歷史最低點的4850點(1美元兌元人民幣)直線上升,成為該輪國際熱錢投機人民幣的轉折點,熱浪在其後很快消散。
作者人民幣匯率、美元歐元匯率預測及印證(4)
當時我們的預測是:2005年,中國不擴大浮動匯率區間的機率為80%,浮動區間在5%以內機率為20%。其理由是,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對中美雙方都有利。現在我們仍然堅持這一理由。
從中國角度,我們如此解釋:人民幣升值缺乏基本面的真實支撐,2004年中國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遠遠小於日本、德國,表面的外匯儲備的迅猛增長主要因投機熱錢湧入所致。況且中國商業銀行改革正在最關鍵時刻,而且我們同時預測2005年內內地股市將開始解決股權分置(在4月29日,這一預言已為證監會的《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所證明),這時貿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對“熱錢”低頭,將縱容投機。熱錢的大進大出,很可能導致中國銀行改革和證券市場改革功虧一簣,甚至引發金融動盪。我們在那個預言中曾寫道:“以周小川為首的中國央行管理層始終對此保持非常清醒的頭腦,不會允許熱錢得逞”———現實已證明他們正在這麼做。
對於美國,穩定的人民幣何嘗不是上佳選擇?我們在2004年12月31日刊發的相關評論中分析:“伴隨美元的貶值……人民幣與美元的實際固定匯率制度為美元避免雪崩提供了安全帶。在美元持續貶值狀況下,美元需要穩住陣腳,必將升息。同時,在中國加入WTO後,中美經濟已經形成高度互補,假如此時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由於美國人對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依賴性很高,必將導致美元進一步(因通貨膨脹率急升進而加速)升息,減緩美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換言之,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變,即使美元貶值更厲害一些,對美國經濟的實質影響也並不嚴重。”
這一論述,在4月中旬得到了美聯儲報告的印證。這份名為《匯率對美國進口價格的影響:一些新的證據》的報告證明:在美元貶值的背景下,人民幣盯住美元的政策幫助美國阻止了進口商品價格的上升,對降低美國的通貨膨脹率起到了關鍵作用,對美國宏觀經濟的穩定亦至關重要。
可原本“兩全其美”的中美匯率關係,現在為何風雲再變?
美國國會單邊貨幣主義的動機
本報預言也未完全排除2005年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擴大到5%之內的可能性。
我們的邏輯是:這“完全出於中國自身發展需求:一、小幅度放開浮動區間可以培育探索中國自己的匯